2025閩南之春演出季啟幕儀式23日舉行,標志著這一年度藝術盛事正式拉開帷幕。
以“千年白茶 而立城市 青春有我”為主題的第三屆白茶交易大會暨福鼎白茶產業宣傳推廣周活動開幕式,23日下午在福建省福鼎市點頭鎮民俗踩街中拉開序幕,引來八方來客,品白茶、賞民俗、吃美食,加速推動白茶品牌...
3月7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走進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并舉行孔子學堂揭牌儀式。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天,在眾人的期盼中如約而至,它讓冰泉融化,讓草木茸茸,在萬物的萌動和新生中,孕育著生命與希望。
左手持杯、右手握筆,一筆一畫之間,栩栩如生的哪吒形象“躍然杯上”。2月26日,走進江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景德鎮高級陶瓷美術師許克文正在瓷器上手繪哪吒,創作獨具特色的“魔童鬧海”系列瓷器。
春光明媚,萬物新生,為慶祝第115個“三八”國際婦女節,豐富女職工的文化生活,增強團隊凝聚力,孔子研究院工會于3月7日下午舉辦“三八”婦女節趣味運動會。
為慶祝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激揚巾幗力量,3月7日,孟子研究院婦女聯合委員會聯合工會舉辦“巧手剪春意 茶香話傳承”主題活動,全體女職工參加。
當日,2025年莆田“尾暝燈”文藝踩街活動在福建省莆田市舉行。莆田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歷史積淀悠久綿長。
作為四川首個古希臘文物展,“古希臘:神話·英雄·命運——來自意大利普利亞地區的珍藏”特展自上月20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正式啟幕以來,引發了許多觀眾對古希臘文明的興趣和關注。27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由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聯合主辦的“品牌與文化傳播研討會”日前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品牌與文化出版中心在現場揭牌。
記者2月18日從2024年度山東省田野考古工作匯報會上獲悉,我省建章立制強化頂層設計,實行考古發掘全過程管理,2024年度共申報主動發掘項目18項,發掘面積近15000平方米,主動考古發掘數量為歷年最多。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名單,修復與利用古籍、傳承中華文脈的“國家隊”再添新成員。今天的文化中國行,我們走進這些古籍修復單位,看看在先進科技助力下,珍貴的古籍如何再續文脈,重...
2月19日上午,曲阜師范大學鄉村儒學研究院三德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濟南章丘文祖街道三德范村儒學講堂舉行。曲阜師范大學副校長李兆祥、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院長王鈞林、曲阜師范大學鄉村儒學研究院院長顏...
經史子集,蘊含千古智慧;多語誦讀,共賞中華文化之美。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管理委員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
雖說眼下距離春節還有些時日,不過在不少地方年味已經開始濃起來。這幾天,在山西大同,一場充滿地域特色的燈會正在上演,大家不僅能看到今年大熱的悟空、經典的山西古建,甚至還有山西美食題材的彩燈,非常有創...
《乙巳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5日在北京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行。《乙巳年》特種郵票1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蛇呈豐稔、福納百祥。該套郵票以敦煌壁畫和傳統民俗為靈感來源,將蛇的形象與吉祥寓意巧妙結合,既體現...
回首2024,總有一些時刻,讓我們熱血沸騰;總有一些地方,讓我們印象深刻。這一年,中國文旅市場呈現出活力四射的新圖景,消費場景愈發豐富。
作為中國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邊疆考古為印證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24年一系列的重要考古發現,重現了歷史上邊疆地區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兼收并蓄,文明交流互動、交相輝映的...
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孔子博物館承辦的第二屆“孔子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優秀成果轉化簽約儀式11月29日在孔子博物館舉行。
由敦煌研究院、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以及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妙音曼舞——敦煌樂舞文化主題展”,自9月初在臺灣藝術大學開展以來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于近日起在臺灣東華大學向公眾免費展出。
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遺址,自1978年發掘以來,陶寺遺址先后出土各類文物5500余件,突破性的考古和研究發現,揭示了中華文明的早期形態,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收并蓄、連綿不絕特質的生動寫照。
山東大學“中華典籍外譯工程”啟動儀式暨專家座談會12日在山東濟南舉行。《博物志》《酉陽雜俎》《夢溪筆談》等典籍入選首批10本外譯書目,將被譯成英語、日語、西班牙語等不同語種。
2024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9日在臺灣桃園展演中心開幕。兩岸200位名家的書法篆刻展、青少年漢字藝術創作展、18個書法篆刻團體參與的“漢字藝術嘉年華”等活動,展現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兩千多年前,墨子在魯山以木頭制成木鳶;千年后,這只木鳶喚醒了山東博物館中沉睡數千年的紅陶獸形壺、戰國樂舞陶俑和商代亞醜鉞,開啟了一場奇妙的山東游歷之旅……11月10日上午10時,我省推出“‘好客山東 好品...
儒風泱泱耀天山,文化潤疆啟新篇。10月19日,第四屆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城市行·走進新疆暨孔子學堂授牌儀式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天山區委宣傳部、新疆大學、新疆詩詞學會、新疆楹聯家學會、兵團詩詞楹聯家學...
山東省圖書館10月30日在濟南舉辦建館115周年暨十五五時期公共圖書館發展與改革重點學術報告會。活動現場回顧了115年來該館在基礎業務、閱讀推廣、數字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擘畫“十五五”時期山東省圖書館公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金會發起主辦首屆情系中華香港青少年作文暨朗誦大賽。大賽總決賽及頒獎典禮27日在香港舉行,主協辦機構代表、參賽學生及學校代表等近500人出席活動。
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北京論壇30日在北京語言大學開幕。來自世界40余個國家的近百位漢學家,以“讀懂中華文明,攜手推進世界現代化事業”為主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成功道路與中國發展經驗的世界意義。
10月13日至14日,第十一屆全國儒學社團聯席會議暨“孔子教育思想與文化強國時代意義”學術研討會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行。會上,第四屆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城市行·走進黑龍江正式啟動,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
10月22日,2024海峽兩岸(景德鎮)陶瓷文化交流活動暨海峽兩岸陶瓷藝術家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鎮市開幕。兩岸陶瓷藝術家、臺灣青年以陶瓷為媒,共同探索陶瓷文化的魅力與價值。
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19日晚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開幕典禮,這是香港首次主辦該文化藝術節。
怎樣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表達方式,以更加鮮活的面貌與年輕人對話?2023年以來,山東省圖書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之上,以拉近文化遺產與生活的距離為目標,盤活既有資源、創新體驗方式,讓青少年對“傳統文化魔...
百花洲、西更道、泮壁街、王府池子……國慶假期后,濟南明府城旅游熱度不減。作為濟南市歷下區“一軸”發展的西部龍頭、三區建設的重要戰場、“多園”打造的集中承載地,今年以來,濟南明府城把保護性提升與“泉...
記者從15日在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第三屆香港國際文化創意博覽會(簡稱“香港文博會”)將于2025年5月30日至6月2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
從莫高千窟列鳴沙,到黃浦江畔時代潮,一場穿梭千年、跨越山海的體育文化之旅15日在上海體育博物館開啟。“躍動千年 敦煌印記”敦煌壁畫中的體育文化主題展集中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體育精神的融通輝映。
“走進雙城·見證成渝”兩岸媒體“雙城記”采訪活動日前走進四川省眉山市,近20位兩岸媒體記者在東坡故里共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推動群眾文藝團隊建設,加快全民藝術普及,擦亮群眾文藝新品牌,扎實推進群眾文藝高質量發展……全國群眾文藝工作推進會15日在廣東省東莞市召開,文化和旅游部對群眾文藝工作作出新部署。
禮敬至圣先師,傳承圣賢之道,賡續中華文脈,共促文明互鑒。在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山東省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會發動組織的第七屆“相約論語 文化中國——孔子誕辰日,人人讀論語”山東各地主會場活動及分會場活...
第七屆全國“相約《論語》 文化中國——孔子誕辰日 人人讀《論語》”大型公益活動南方主會場于在9月28日在湖南永州市道縣隆重舉行,全國一萬多個會場逾1600多萬人幾乎于同一時間呼應聯動,齊聲誦讀《論語》。《論...
世界文廟書院首個保護傳承成果性文件《文廟書院保護傳承曲阜宣言》(下稱《宣言》)9月28日在孔子誕生地、文廟書院發源地山東曲阜發布。
9月27日上午,第七屆“相約《論語》,文化中國——孔子誕辰日,人人讀《論語》”濟南分會場活動在濟南市中區望岳路小學隆重舉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千多年前,至圣先師孔子就發出了“好客山東”的誠摯邀約。9月27日至10月7日,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在山東曲阜舉辦,讓我們一起走進孔子家鄉,跟著孔子游山東,邂逅岱青海藍,暢享齊...
“小生乃智多星吳用,才疏學淺,來到咱們清華大學,向各位老師請教一下……”9月20日,“跟著孔子游山東”——2024山東文旅主題推介活動走進清華大學。在菏澤市推介攤位,清華學生狄同學參與了問答水滸英雄活動,...
2024“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三部曲”近日在位于嘉義的南華大學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近300名嘉賓參與開幕式。展覽精選陜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40多幅壁畫,邀請島內觀眾近距離欣賞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寶。
有“典”字的甲骨、漢靈帝時期的“熹平石經”殘石、《資治通鑒》現存最早的宋刻本、《紅樓夢》最早的刻本……“亙古巨制 煌煌文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籍展”9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宋元善...
國家圖書館藏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池陽郡齋刻本《山海經》、熹平石經《尚書·堯典》殘石、宋紹興二年至三年(公元1132-1133年)兩浙東路茶鹽司公使庫刻本《資治通鑒》、宋刻本《陶靖節先生詩》,山東博物館藏...
“中國范式——生活·藝術·時代”開幕式9日在恭王府博物館舉行。展覽借助恭王府的歷史建筑,以場景化方式,綜合呈現一批根植于中國文化傳統的藝術與設計作品。
“秦兵馬俑考古發掘50周年暨秦始皇陵大遺址保護研究國際會議”8日在陜西西安舉行,來自國內外相關考古機構、高校和博物館的200余名代表參加大會。
9月2日下午,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組委會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辦好國際孔子文化節的重要指示要求,調度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安...
北京國際設計周媒體通氣會日前在京舉行,記者在會上據悉,首屆中國國際工藝創新博覽會將于9月19日至23日亮相全國農業展覽館,來自20余個國家的百余名藝術家將加盟此次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