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簡《鬼神之明》主旨清晰,在談論鬼神賞善罰惡方面的公正與否時,明確提出了“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的論斷。墨家的鬼神觀在諸子中獨具特色,一再宣稱“明鬼”,且力證鬼神能夠“賞善罰暴”。
曾子名參,字子輿,少于孔子四十六歲,是孔門高弟之一,儒學傳承譜系中的關鍵人物。他的名字讀法如何,自古以來專家學者訓釋頗多,而往往失其本旨。今撰此札,特欲揭明曾子名字的由來,與其生年以及古代天文歷術...
“常惺惺”本為佛教禪宗用語,意思是常常警醒自己,使內心保持清醒、瑩凈的狀態,是禪宗中與禪定、禪悟相關的一種修持方法。兩宋以來,“常惺惺”一詞被理學家使用,因此染上儒學色彩,從一個禪學概念逐漸演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