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國,漢族,1952年生,1976年畢業于四川大學哲學系。1980年報考四川社科院助理研究員,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破格錄取為助理研究員,1997年由中級職稱破格晉升為研究員。現為四川師范大學政教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古籍所兼職教授,川大“儒藏”學術委員,川大國際儒學院學術委員,四川省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社科課題評審認真負責的專家。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漢哲學、兩漢經學及近代經學。
經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荄,中華民族的古代精神之魂都與經學存在著不可分離的緊密聯系。只有對經學作出合于歷史的理論解釋,才能說明中國文化為什么能夠延續數千年,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獨特精神面貌。而學術界流行的對經學的認識,是以經學開端于漢武帝,認為經學是詮釋儒家經... [詳細]
孝是中華文化中的基本倫理道德,亦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貴陽孔學堂邀請四川師范大學政教學院特聘教授黃開國為大眾開講“儒學中的‘孝’”的講座。黃開國教授詳細闡述了儒學中“孝”的學說的發展及演變,并對孝理論中產生的孝道派和孝治派兩個學派進行了探討和... [詳細]
依照馮友蘭關于區分子學與經學的觀念,經學的確立開始于西漢武帝時。西漢經學的顯學是今文經學,但東漢時古文經學的發展就超越了今文經學,漢代以后今文經學更是默默無聞,而在兩千年后君主專制制度即將崩潰的晚清,今文經學卻重新興起,成為最有影響的社會思潮。究竟是什么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