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暨“中華智慧的當代啟示”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匯聚一堂,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中華智慧的當代啟示等相關話題展開學術討論。
蘇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蔣國保教授就儒學現代化的發展途徑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儒學要到民眾中去,我們只要回到孔孟儒學。孔孟儒學為什么被現代民眾認同?孔孟儒學講的最核心的問題,實際上是告訴人們怎么樣做一個好人,怎么從價值層面做一個好人。這樣的儒學的本質和民眾的本質的訴求是一樣的。所以說儒學不需要轉化,如果能找到一種途徑使民眾真正的情感上認同它,就照著它去做,那么儒學的現代意義、現代價值就實現了。我基本上是從這個角度在闡述問題,包括現代新儒家在內,包括我們現在大陸的所有儒學從業者所做的事情,所闡述的問題都有一個基本的預設,就是假如我們知道了儒學的現代價值,那么儒學就可以發揮現代作用,那么我們學者做的工作都側重在怎么闡釋儒學價值 。”
他還說,“根據民眾情感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么儒學現代化要有一個切入,儒學自身要有一個調試,民眾要有一個調試。民眾的調試是把他們的認識轉到儒學上,儒學的調試是要貼近民眾的情感。儒學從業者的調試就是我們要認識這一種調試的必要性,我們現在做的工作都不認為這個調試有必要性,這跟觀念有很大的關系。在很多儒學從業者來看,儒學的價值在批判民眾庸俗的情感,把他們的情感引向所謂的超越的程度,如果我們在這樣的超越的儒學發展的路數來看,儒學走向民眾是不可能的,是背道而馳的。根據這樣一點,我講未來的儒學發展只能走世俗化,走世俗化就是說把自己的情感通過世俗化價值的認定然后跟民眾的情感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