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厚,湖南長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著作《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中國(古代、近代、現代)思想史論》、《美的歷程》等影響巨大。成名于50年代,以重實踐、尚“人化”的“客觀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美學觀卓然成家。80年代,李澤厚不斷拓展其學術論域,促引思想界在啟蒙的路徑上艱辛前行。作為中國思想界的領軍人物之一,李澤厚影響了一代知識分子。他提出的“啟蒙與救亡雙重變奏”的命題,讓人們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發了知識分子對啟蒙的責任擔當。
第一次文藝復興是回歸希臘,把人從神學、上帝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然后引發了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等,理性主義、個人主義盛行,也導致今日后現代的全面解構。我希望第二次文藝復興將回歸原典儒學,把人從機器(高科技機器和各種社會機器)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重新確認... [詳細]
我有抄舊作的習慣,雖有愧疚之感,尚未見人深責。我的理由以前也說過,那就是與其編新詞談舊貨,不如直接擺舊貨再求售,亦所謂“家有敝帚,享之千金”者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