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思想引領
來源:黨建網作者:段妍 2023-12-03 12:27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的實踐經驗,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性標志性的精髓論斷,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與任務書,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僅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而且在新時代文化建設實踐中展現出強大偉力,彰顯了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真理力量。
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質存在方式雖然是始因,但是這并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物質存在方式起作用”,凸顯了文化對物質生產以及社會發展起著能動作用,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認識到文化建設對于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重要意義,強調“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文化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將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通過頂層設計與戰略安排將文化提升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去定位,這是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經驗總結和實踐創新。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總體指引,立足于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展望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目標,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彰顯了我們黨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歷史擔當,譜寫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時代文化建設宏偉實踐中展現出強大偉力
縱觀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經驗,一個國家要想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站穩腳跟,除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外,文化實力則顯得尤為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洞察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宏闊視野,在歷史尋根與現實思考中應時處變、謀篇布局,圍繞文化強國建設目標,在多層次、多領域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廓清理論是非、校正工作導向、擘畫藍圖方向,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系統謀劃、守正創新中開創新氣象新格局,為保持自身文化主體性匯聚了強大精神力量與條件支撐。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持續深入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切實貫徹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夯實了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為弘揚,育新人、揚新風的良好風尚深入人心;加強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和互聯網內容建設,開展“凈網”“清朗”等專項治理行動,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提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落實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應對共同挑戰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展現出強大偉力,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在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利的文化條件。
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擔當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顯真理力量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立足嶄新時代方位,“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黨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著眼全新使命任務,離不開科學思想理論體系指引。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科學的理論體系,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學引領與行動指南。習近平文化思想始終堅持統籌謀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局,精準定位時代發展大勢,不斷從實踐總結與經驗積累中深化規律性認識,自覺以“兩個結合”開拓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路徑、以“七個著力”深刻闡釋推進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目標任務與實踐路徑。踏上新征程,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文化工作,深化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理化研究與體系化闡釋,深刻掌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精神實質、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譜寫民族復興新華章。
(作者系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副部長、教授)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