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探險”?沉浸式體驗激活文旅新場景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應妮 2024-01-31 09:43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沉浸式暢游五大石窟,在中國典籍博物館遙想《永樂大典》恢宏的編修過程和悲愴的流傳史,在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夢回大唐……
中國國家發改委、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聯合推出的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名單中,與文博相關的項目近1/3,包括“永樂長思”“華彩萬象”“一念·辛追夢”以及敦煌研究院等帶來的探索。
其中,作為中國首個以沉浸式戲劇方式演繹典籍文化主題的原創性項目,“永樂長思”的演出地點是曾存藏和展出過國寶《永樂大典》的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從觀眾開始步入該館到進入演出空間,代入感不言而喻。
該劇依據《永樂大典》的輾轉歷史,引入豐富硬核科幻設定,通過對腦機接口技術、平行宇宙概念等科技的延伸與想象,帶領觀眾穿梭于明、清和民國的不同時空,其中包含6條不同觀劇線路,4個可由觀眾選擇的故事結局,利用尋寶探險類劇情引領觀眾了解國寶的前世今生。
作為該劇制作人和總導演,北京入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文韜表示,演出打破了觀眾與演員之間的傳統邊界,不斷讓觀眾從觀看劇情到參與劇情,完成從“感官沉浸”到“心靈沉浸”的升華,真正將文物“活”在觀眾面前。
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華彩萬象——石窟藝術沉浸體驗”,以蓮花為造型設計成巨型數字裝置,藝術家們結合數字繪制、3D投影和AI技術,以當代眼光和獨特視角來表現克孜爾石窟、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藝術風格與豐富內涵。
2023年12月,觀眾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華彩萬像——石窟藝術沉浸體驗”展現場觀賞。中新社記者 應妮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無論是六邊棱形鏡體中熠熠生輝的莫高窟壁畫紋飾,還是金光熠熠的佛像展露著迷人的“東方微笑”,巨型數字裝置和全感官互動式觀展可謂展覽最大亮點。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主任、研究館員胡妍表示,諸多石窟藝術場景經過當代美學概念的提煉和催化,或莊嚴神圣、或瑰麗曼妙,在此一起跨越時空、匯聚一堂,通過數字化藝術的再創作,傳遞出中國古代石窟藝術所承載的審美追求、價值理念和文化精神,讓文化遺產基于原有創作續接新的藝術語言,在當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2024年開年,民眾的文化需求呈現出青睞新興業態和消費傳統文化傾向。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指出,數字內容服務、夜間游等新型消費模式迅猛發展,文化市場迎來新的消費審美觀,尤其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消費需求持續走高,這也得益于近年來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更多樣、更迅捷、更廣泛地走入大眾生活之中。
“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關鍵在于加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力度。以沉浸式旅游體驗為代表的智慧旅游就是發力的重點方向之一。”中國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相關負責人指出。基于此,相關部門推出示范項目,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發揮行業內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帶動沉浸式旅游等旅游新業態、新體驗更好發展。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