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陽明文化“十大熱詞”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王吉祥 曾順崗 任健 2024-02-02 09:46
貴陽孔學堂通過“新浪輿情通”對國內外陽明文化發展情況進行數據檢索,以“陽明文化”為主題進行詞頻統計,獲得相關高頻詞若干。經篩選、合并與論證,總結出2023年陽明文化“十大熱詞”。
陽明文化轉化運用工程
2023年,貴州省將陽明文化轉化運用工程作為多彩貴州“四大文化工程”之一,重點把陽明文化作為貴州人文精神的寶貴財富,深入開展挖掘整理、研究轉化和傳播推廣,擦亮貴州省作為陽明心學誕生地的文化名片,打造陽明文化高地。這是進一步推動陽明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積極探索,也是深入挖掘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更是貴州省樹立文化自信、彰顯人文優勢的行動自覺。
轉化運用是推動陽明文化發展的努力方向。為此,要注重陽明文化轉化運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實效性,不斷創新內容、手段和渠道,讓陽明文化“活起來”“用起來”“美起來”,使陽明文化的思想義理以更走心、更接地氣、更通俗易懂的形式服務于大眾的現實生活。
實事求是 知行合一
“實事求是、知行合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與馬克思主義理論高度契合。“實事求是、知行合一”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實踐論出發,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與“知行合一”的修身踐履智慧,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貫通起來,為文化建設注入新元素、提振新高度。
企業家精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學陽明、講陽明、用陽明,也逐漸成為企業家群體修養品格、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必修課。陽明心學“知行合一”“事上磨練”所凸現的實踐精神、陽明心學對傳統儒學的突破與創新精神、陽明心學“人人皆可成圣賢”所導向的主體精神,對培育企業家精神、改善企業管理經營、構建工商文明具有重要價值。
2023年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聚焦陽明心學與企業家精神的學術論壇,通過浙江省紹興陽明心學大會“大道知行:陽明心學與企業家精神”分論壇、浙江省余姚陽明文化季“中天閣論道:陽明心學與現代中國企業家精神”研討會、貴州省貴陽“陽明心學與企業家精神”首屆孔學堂文明論壇等,深入挖掘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助力更好培育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推動陽明心學在回應時代訴求、解決時代課題方面真正發揚光大。
東亞
王陽明集心學之大成,學術思想遠播至朝鮮、韓國和日本等東亞國家,對其思想和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明代正德年間,陽明學便由日本僧人了庵桂悟傳入日本,其主體性、批判性和自由性等思想價值被日本學界和政界充分發掘,并在民間廣泛傳播。陽明學傳入韓國早期,“尊朱抑王”思想是主流,但到中后期,朱學在思辨上出現瓶頸,影響力日漸式微,而王學之“知行合一”“事上磨練”等經世致用精神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韓國更加注重“實心”“實行”而反對“虛學”“虛行”,陽明學精神內核逐漸得到彰顯。
當前,日本陽明學研究和韓國陽明學研究持久不衰,范圍涵蓋義理、文獻、教育、思想比較、區域建構和現代性轉化等,也為國內陽明學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鑒。
行跡地
王陽明一生立德立功立言、治心治政治世、傳道授業解惑,其行跡遍布浙江、北京、貴州、安徽、江西、江蘇、湖南、福建、廣東、陜西、河南、山東、山西等地市。王陽明行跡所至,時時、處處、事事、物物“致良知”和“事上磨練”,處理政務、治理地方、治軍寧邊、破賊平叛、關注民生、興學化民,為穩定地方秩序、加強基層治理、促進文教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3年10月31日,浙江、貴州、江西、福建、廣西共同搭建了“陽明行跡地協作平臺”,共商共享、整合資源、構建傳承弘揚陽明文化的共同體,形成共同發力、多點開花的陽明文化發展態勢。
后學
王陽明的弟子和再傳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學成返鄉后紛紛建書院、興社學、興祠堂以聚眾講學,聽者多達數百人乃至上千人,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王門后學。具體可分為浙中、黔中、江右、南中、楚中、北方、粵閩和泰州學派八大王門學派,對陽明心學的傳承和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學界根據本體、工夫、地域、師承等關系將上述王門學派分為現成派、修正派、歸寂派;“左派”和“右派”;虛無派、日用派、主靜派、主敬派、主事派;現成派、歸寂派、工夫派;正統派、自然派、中間派(又分主有、主無、主動、主靜4派)。這也是當前進一步深化和拓展陽明學研究的重要論域,有關學術成果層出不窮。
廉政
2022年,《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提出,要“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陽明學蘊含著豐富的廉政思想。王陽明認為,良知是人心本有,生而具足,只要發現良知,便可“破心中賊”,成就圣賢人生。
探求廉政建設從“不敢腐”向“不想腐”轉變,成為近年陽明學研究的熱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廉政研究中心、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編著的《王陽明廉政思想與行為研究》一書,對陽明學中的廉政建設資源及當代轉化問題進行了多角度探討;貴州財經大學陽明廉政思想與制度研究中心編撰的《破心中賊:王陽明心學廉政思想闡釋》一書,從本體論與工夫論層面探討了如何運用陽明心學從根源上解決腐敗問題,以實現風清氣正的“大廉政治”。
展陳(博物館)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創辦陽明文化專題展陳和博物館,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匯聚陽明文化有關文物、文獻、音頻、視頻、場景、研學線路等,以圖文并茂、文物展示、聲光電融合、智能互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講好陽明故事,讓陽明文化更好地走向社會、走向大眾、走向青少年的心中。
江西省崇義縣建設了陽明博物館,展示和傳播王陽明與江西的深厚文化淵藪及其與江右王門的不解之緣;廣東省和平縣在陽明公園內修建陽明博物館,展出了王陽明與和平縣有關史跡、文物資料、民間傳說等;浙江省余姚博物館、王陽明故居及紹興陽明故里不僅保留了大量有關王陽明的文物古跡,同時還建設了陽明紀念館、陽明文化街區等;貴州省建設有貴陽孔學堂陽明館、陽明祠、修文縣中國陽明文化園、貴陽學院陽明文化館等,通過各類展陳,推動陽明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
體用
文化工作既要知曉“體”與“用”,又要將兩者貫通,實現“知行合一”。王陽明說:“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就是要即體見用,即用明體,體用相依不離,合而為一。可見,既要全面、準確解讀陽明學文獻,又要活學活用陽明文化,做到“明體達用、體用貫通”。
陽明文庫
陽明學文獻整理出版是開展陽明學研究與傳播的重要基礎。有關陽明學的歷史文獻和研究著作可謂汗牛充棟,但系統化、多元化的成果尚不多見。
在2023年6月舉辦的第29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孔學堂書局展出了貴州省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陽明文庫》的最新成果。該文庫由貴州省委宣傳部指導,貴州省孔學堂發展基金會、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大力支持。文庫圍繞陽明學及其后學,多角度、深層次挖掘陽明文化資源,高水準、全方位匯聚和推出海內外陽明學研究重要著作,側重出版陽明學古籍善本、孤本的影印本、陽明學優秀歷史文獻的點校本、海內外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陽明學研究著作、陽明文化的“兩創”類通俗讀物,被學界稱為是一項“體大思精,架構完備”的陽明文化工程。
(作者:王吉祥 曾順崗 任健)
編輯:翟凌宇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