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新龐村老人的“幸福秘方”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 2024-02-06 11:06
編者按:又是一年新春至。中國孔子網特別推出“新春走基層”系列報道,我們深入基層一線,走進孔子學堂、幸福食堂、黃河文化大集,用鏡頭和文字記錄身邊的文化“兩創”故事,體驗充滿文化味兒又有煙火氣的龍年春節,探尋基層那些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文化瑰寶,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
每天早上八點半,侯光蘭忙碌的身影便準時出現在新龐村幸福食堂的廚房里,洗菜、擇菜、切菜、炒菜……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已經是她在這里工作的第3個年頭?!敖裉熘形绯载i肉白菜燉豆腐,配米飯。老人們喜歡吃軟食,菜要多燉一會兒?!闭f話間,還不忘揮動鍋鏟,熟練地翻動著鍋中的菜。
新龐村位于濟南市槐蔭區,敦親睦鄰、崇德向善蔚然成風,是遠近聞名的和諧村、幸福村。為改善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不斷增強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就餐問題,中國孔子基金會發起設立了“孝心工程·幸福食堂”公益項目。新龐村幸福食堂便是首批試點單位之一。
“我們主要為村內70周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午餐。食材可溯、安全衛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去年借助‘孝心工程·幸福食堂’公益項目資金,食堂進行全面煥新升級,增設了廚房設施、加裝了空調、更換了座椅,提升了老人的就餐環境?!毙慢嫶妩h支部書記、主任耿廣波介紹,“在最近一次的滿意度調查中,老年人滿意度達到99%以上,被評為‘濟南市示范型農村幸福院’?!?/p>
“我每天都來,這里伙食好,飯菜很合我的胃口?!?0多歲的劉奶奶是新龐村幸福食堂的“老主顧”,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兒子兒媳白天在外工作,她獨自一人在家,做飯成了“頭等煩惱”。如今,家門口的幸福食堂讓這個難題迎刃而解,她還因此結識到幾個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臨近中午,一陣陣飯香從幸福食堂里飄了出來,周邊居住的老人們陸陸續續前來就餐。
今年94歲高齡的王奶奶,身體依然硬朗,說起幸福食堂,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夸食堂好。剛剛從鄰村趕集回來的劉大爺,也風塵仆仆地趕來。“我看著時間往回走,就擔心趕不上飯點。咱食堂的飯頓頓有菜有肉,我一天也不耽誤。”
侯光蘭麻利的給每位老人盛好飯菜,“大伙兒都說我做的飯香,好幾位都吃胖了,還讓我給她們買新衣服呢?!?/p>
潘奶奶和她的“飯搭子”們有說有笑地圍著桌子坐了下來?!拔覀冊谶@里吃完飯有時候還會留下來嘮嘮嗑,或者參加一些食堂舉辦的活動,活動活動身體?!彼凉M懷期待地說,“我老伴還有一年也滿70歲,到時候我倆就能一塊過來了。”
“我們會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在飯前或飯后組織活動,比如拍拍操或者一些益智類的游戲,爺爺奶奶們玩得都很開心?!敝驹刚邉⒂駶山榻B。
幸福食堂里,窗明幾凈,飯菜飄香,不一會兒就坐滿了老人。他們落座餐桌前,聊著家常,等待著可口的飯菜來開啟今日的幸福“食”光。
“‘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一直是國家重點關切的民生大事。幸福食堂既解決了年輕人的后顧之憂,又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一份保障。村里的老人都愿意過來,不是專門為了吃這一頓飯,而是為了和其他老人見見面聊聊天,他們的歸屬感增強,孤獨感也減少了?!惫V波說。
目前,新龐村幸福食堂托起了周邊35位農村老人的“幸福餐盤”,讓符合條件、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真正感受到了“舌尖上的幸?!?。還在幸福食堂周邊配套建設書屋、照料中心等功能性場所,提供休閑娛樂、日間照料、保健康復等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全面打造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于一體的居家養老“幸福家園”。
一頓熱乎飯,一份敬老情。近年來,在中國孔子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幸福食堂”落戶濟南、濱州、德州等地,目前已建成23家幸福食堂,為2800余位農村老人提供暖心飯。
孝親敬老,互幫互助,和諧融洽的鄉鄰關系,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這人間的煙火氣中彌漫升溫。幸福食堂里碗盤瓢盆的交響曲,演奏著老年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