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量文化供給滿足更多觀眾的“詩和遠方”——孔子博物館2024年國慶假期接待觀眾12萬余人
來源:孔子博物館作者: 2024-10-07 19:40
國慶假期,孔子博物館依托特色展覽和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為觀眾提供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博盛宴,參觀人次再創新高。截至10月7日18:00,實現觀眾接待12.05萬人次,其中10月3日實現觀眾接待2.3萬人次,創開館以來最高單日接待量,孔子博物館正以高質量文化供給滿足更多觀眾的“詩和遠方”。
落實安全舉措
強化安全生產有力度
加強安全監管,筑牢安全防線。假期期間,針對展廳、消防泵房、文物庫房、總控室、高壓配電室、空調機房等重點領域開展起底式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對館內展廳、電梯等公共區域定期進行消殺作業,并保障通風換氣和巡回保潔,為觀眾提供干凈、清潔的參觀環境。
實時監控流量,緩解參觀壓力。為做好假期客流高峰應對準備,按照孔子博物館最大承載量要求,實行觀眾高峰時段控制,做好參觀秩序的疏導和監督。
提升服務水平
保障文化惠民有溫度
為滿足群眾觀展需求,孔子博物館設置黨員志愿崗,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供引導宣傳、社會教育、場館安全等咨詢服務,提升群眾觀展體驗。孔子博物館講解員以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提供講解服務,“子約”志愿服務隊開展了前臺咨詢、游客引導、志愿講解等志愿服務。
提升參觀體驗
“孔子課堂”社教研學精彩紛呈
孔子博物館不斷擦亮“孔子課堂”核心社教品牌,依托豐富的館藏文物和陳列展覽,先后組織開展公益社教活動47場/次,服務觀眾965人。結合展覽、節慶文化、傳統非遺等主題,先后開展“翻花舞龍迎國慶”“詩經植物園”“妙手生花:毛線繡”“非遺麥稈畫:喜上眉梢”“趣味剪紙:蝴蝶耳墜”等公益社教課程。研學體驗中心(孔博書局)每日為觀眾提供非遺文化體驗活動,涵蓋雕版印刷、拓印等非遺技藝,活動現場人來人往,觀眾在動手中學習傳統文化,在學習中傳承傳統技藝。
依托《大哉孔子》展與《孔府舊藏文物珍品展》《禮樂東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文物展》等展覽,精心策劃和開展24場主題研學課程。在“文物尋寶+地圖闖關”的基礎上,開設“孔博尋珍記”研學活動,將有趣的文物知識與尋寶打卡游戲相結合;“孔子密碼”“食禮和德”“指尖上的技藝”主題研學內容涉及文化、科技、歷史、藝術等各方面,滿足混齡研學需求,培育和提升了觀眾的歷史思維、精神素養和文化自信。
豐富文化產品
供給特色展覽熱度不減
國慶期間,孔子博物館重點打造的《禮樂東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文物展》《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櫸溪十八禮展覽》兩大特色展覽依然熱度不減。
《禮樂東方——孔府舊藏中和禮樂文物展》分為“樂之安”“樂之和”“樂之平”三個部分,展出了包括孔府檔案在內的珍貴文獻史料,孔府舊藏“商周十供”“漢五供”“北宋大晟鐘”、明清中和韶樂樂器等各類禮樂器120余件。這些中和樂器、祭孔禮器,流傳有序、保存完整、工藝精湛,是祭孔禮樂器的典范之作。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櫸溪十八禮展》作為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對話孔子——全省百項文旅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以儒學文化為紐帶,以櫸溪山水與人文精神為題,展示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千年傳承與創新發展。
奏響國慶華章
禮樂展演好評如潮
國慶期間,簫韶樂團累計演出28場次,服務觀眾3000余人。禮樂展演以古琴、編鐘、編磬等中國傳統樂器為主,演出曲目類型豐富。除傳統曲目外,還有《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愛國曲目。演出期間,鐘磬齊奏、古樂悠揚,觀眾們熱情洋溢、掌聲不斷,演職人員與觀眾互動頻繁。
為打造體現黃河文化鄉土風情的視聽體驗區,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國慶期間特別邀請了山東梆子、曲阜民樂世家季家班、奎文學校學生藝術團等到“黃河文化大集”開展專場演出。演出以喜聞樂見、老少咸宜的傳統節目吸引了廣大觀眾駐足觀看。通過“黃河文化大集”非遺曲藝形式的呈現,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留住歷史記憶。
隨著“文博熱”持續升溫,假期旅游到博物館看一看,才算不虛此行??鬃硬┪镳^將以更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不斷豐富和充實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期待您的再次光臨,與我們共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編輯:解放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