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創文化繁榮發展新局面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 2024-10-16 09:14
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全國各地各部門勇擔使命,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大力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進文化數字化,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經濟發展增動能增效益、為旅游休閑增內涵增魅力、為城鄉社會增正氣增活力。”
一年來,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山東省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宏妮說,為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多樣文化需求,威海市聚焦“精致服務”目標,探索公益創投等新型供給模式,推動城市書房在全市人流密集商圈全覆蓋,提升公共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服務效能,讓文化建設真正發揮浸潤群眾心靈、引領時代風尚的作用。
各地公共文化場館是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陣地,也是人民群眾的美育學校。“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河北省群文系統推出‘青年夜校’‘藝術大講堂’等全民藝術普及培訓課程,舉辦‘放飛冀藝’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實施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雙百計劃’等非遺傳承保護工作。”河北省群眾藝術館黨總支書記、館長解欣說,圍繞主責主業,在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彰顯群文擔當,不斷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在湖南,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群文活動、志愿服務、公益培訓、非遺體驗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歡樂瀟湘”“藝心向黨”等群文品牌精彩綻放。湖南省文化館黨委書記、館長葉偉平說:“下一步,湖南省文化館將推進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融合,將文化館打造成現代的、智慧的人民終身美育學校。”
浙江正在推進高質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現代化先行省。2024年,圍繞“文藝賦美”,浙江群文系統積極奮蹄新賽道,以創新思維驅動文化服務的轉型升級,促進文化館與其他領域的深度融合,共同開發創新項目,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邊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浙江省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館長阮靜說:“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館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使命。”
推進文明交流互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就得益于中華文化自古以來開放的姿態、包容的胸懷。
漢字,記載了文明、文化、民族、國家的發展。金秋時節,在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漢字·中國——文字演變展示及體驗活動”在鄭州圖書館舉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我們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學習貫徹落實到工作的各方面。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聚焦內容供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洲四海。”鄭州圖書館黨總支書記、館長王海英說。
日前,2024“忠義天下”海外華文媒體網絡傳播活動在山西舉行,專家學者就關公文化展開討論,探尋其中蘊含的東方智慧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
“多年來,依托關公形象讓晉劇‘出海’的演出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多樣文明中具有的獨特價值,更深感文化交流互鑒之重要。”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晉劇名家武凌云扮演關公近40年,多次受邀到海外演出。他說:“廣大藝術工作者通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能夠更加明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方向。”
“我們要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落實到文明交流互鑒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防城港市‘海、邊、山’地理區位和歷史人文優勢,加強對外尤其是對東盟國家的人文交流合作。”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慧說,下一步,防城港市將持續舉辦好中國—東盟馬拉松、防城港國際海上龍舟賽、中越元宵節足球友誼賽、中越青年界河對歌等系列文體交流活動,不斷創新對外交流合作方式、內容和載體,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助力構建中越命運共同體,讓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統稿:賓陽 參與采寫:賓陽、譚志紅、范海剛、朱萌、張瑩瑩、蘇銳、張玲)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