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 | 在中國孔子基金會成立4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來源:“人文日新陳來”微信公眾號作者: 2024-10-17 17:01
在中國孔子基金會成立4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陳來
這次來開會,我本想講一點孔子基金會的成就。但成果展覽和紀錄片都已經展示了,也不必重復了。來的路上看到昨天發的小視頻,學典兄有一段講話,說孔子基金會的成立是中華文化復興的起點,我覺得講得很好,層次也高。所以我就不具體講成就成果了,講講我對孔子基金會成立和活動的幾點認識。
一、孔子基金會的成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早期探索。孔子基金會的名譽會長是谷牧同志,我們都知道谷牧在八十年代是國務院主管改革開放的,特別是沿海經濟特區。在谷牧與李光耀合作的清單中有一項,就是儒家思想研究的合作。所以1987年在曲阜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和新加坡主辦的儒學國際研討會,這是1989年孔子2540誕辰國際研討會的先聲,值得記上一筆。它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八十年代初期以來,社會主導思想是以反封建為名批判傳統文化的,認為傳統文化是改革開放的阻礙。但是這一時期也正是新加坡宣傳儒家倫理的時期。中國孔子基金會與新加坡的儒學合作,反應了谷牧同志的認識,也吸收了東亞現代化的經驗,即改革開放、經濟改革與傳統文化是可以統一的。這一遠見卓識被以后的中國經濟發展證實了??梢哉f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早期探索。中國孔子基金會在九十年代以前的活動應當放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大框架內來認識。
二、為黨中央正確認識“兩個結合”打下了基礎。中國孔子基金會前十年的會長是匡亞明同志。早在延安時期,匡老與毛主席就討論過孔子思想及其意義,毛主席當時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戰爭,而匡老認為孔子思想有許多好的東西。解放以后匡老致力孔子研究,1985年出版了《孔子評傳》??梢哉f,匡老是黨內最早對“兩個結合”有所認識的人,匡老主持中國孔子基金會前期的活動,就體現了這樣的指導思想,即馬克思主義要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三、北京時期為中國新時代儒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孔子基金會的早期發展,它是從 1987 年開始在北京發展的,它是以學術為中心,在當時來講應該說是非常重要的。整個儒學的這個事業以儒學的研究為核心為主干。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孔子基金會可以說把學術放在中心,聯絡全國全世界的儒學研究的學者,通過舉辦學術會議等等,就扮演了全國儒學學會的這個功能。組織全國的儒學學者,組織全世界的儒學學者來發展儒學研究,辛公功不可沒。這個應該說是整個儒學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
四、山東時期為兩辦2017《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準備了經驗和基礎。基金會轉到了山東以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做了大跨步的發展,在延續了北京時期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入發展以外,以山東為主要的基地,從城市到鄉村,對儒家文化作了大踏步的推廣和普及。在文化上來講,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論語》的普及工程,它同時影響到全國儒學和《論語》的普及。我覺得從整個國家的發展來講,它有一個作用,就是為我們 2017 年兩辦發布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意見的提出準備了經驗和基礎。因為 2017 年的那個文件,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華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要融入生產生活。這些工作在山東來講,應該說很大一部分是通過孔子基金會的普及的工作展開的,包括孔子學堂,還有其他一些項目。所以這個應該說意義也是很重要的。為我們這個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開了它的普及大路。
2024/10/9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