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偏愛的“立春”
來源:“山東宣傳”微信公眾號作者:賀鳳嬌 2025-02-03 16:16
今天大年初六,同時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
四時輪替以“春”為首,萬象更新以“春”為始,春之始謂“立春”。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是冬季結(jié)束的標志,是春季來臨的序曲,是萬物復(fù)蘇的號角,是四季輪回的起點。
“一年之計在于春”,對于農(nóng)耕文明來講,立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古代關(guān)于立春的習俗可謂“儀式感”拉滿,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qū)邪攘災(zāi)、除舊布新等等,其中大都包含著勉農(nóng)勸耕的寓意,寄托著人們對五谷豐登、倉廩殷實的美好期盼。
今天雖然立春了,但離真正的春天尚早。氣象學上,將連續(xù)5天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作為春季開始的標準。立春到來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仍然處在冬季,江花紅勝火的盛景、新燕啄春泥的熱鬧都還“在路上”。
不過這并不妨礙歷代詩人對于立春的“情有獨鐘”,在我國繁星璀璨的詩歌長河里,詩人們對于立春的偏愛遠勝于其他節(jié)氣,一首首悅目傾心的詩詞流瀉于筆端,在清麗雅致的字字句句中,訴說著對春天的贊美與憧憬。
1
一二三四五六七,
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
近水游魚迸冰出。
唐代詩人羅隱長期羈留京師,屢試不中,郁郁不得志。立春日這一天,他看到草木滋生,南雁北飛,河水冰融,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到來,有感而作這首《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首句只有簡單的七個數(shù)字,讓人不禁想問:作者是認真的嗎?其實這一句的確有巧妙的構(gòu)思蘊含其中。除了表明這年立春在正月初七,還反映了詩人身處漫長冬季時對立春的渴望,他一日一日地數(shù),一天一天地算,盼望冬去春來的急切心情與終于等到立春的欣慰感在此時碰撞交織。
詩中點明了從立春這一天起,草木復(fù)蘇,生芽長葉。立春是天地的一種態(tài)度,義無反顧、不容抗拒,向前、向上、向未來。立春開啟了生命力獨享風流的季節(jié),勃發(fā)生機,更新萬象,也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失去“發(fā)芽”的心態(tài)。
詩句還描繪出一幅立春寫意畫,遠處的歸雁擦著白云飛翔,近前的魚兒不時從浮冰里躍出。熬過冰封大地的寒冬,人們愿意敞開懷抱接收春天的長風沛雨、艷陽明月。溫暖的春日,天地間充斥著生的豪情,草兒愛,雁兒愛,魚兒愛,誰能不愛呢?羅隱用廣闊的自然景色展示、表現(xiàn)立春的盎然生機,熱情地贊美春天。
2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yīng)見五神來。
唐代詩人張九齡用一首《立春日晨起對積雪》描寫了雪后立春的景象。這樣的立春日,與往年立春日不同,立春時節(jié)降下的瑞雪,給人們帶來了喜悅與祝福。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堪稱全詩最為精彩的句子,采用了倒裝句式,應(yīng)該是“窗前竹玉潤,院里梅花繁”,倒裝之后更見窗前翠竹如寶玉般的朗潤,院里梅花盛開時層層疊疊的繁茂。
詩中將“竹”“梅”并舉,青翠堅挺的竹與花團錦簇的梅凌霜傲雪,一個虛懷亮節(jié),一個格高韻勝,正是詩人對高潔人格理想的借喻。
張九齡是唐朝的一代賢相,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他忠耿履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zhì)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因遭言毀而被降職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這首詩正是作于被貶荊州之時。貶官異鄉(xiāng)、立春遇雪、梅竹相映,獨特的景象讓詩人想到昔日隨皇帝東郊齋祭,不禁滿懷情思,脫口成詩。雖然已經(jīng)遠離朝堂,但他對朝廷有剪不斷的牽掛惦念,對雪后豐收之年有滿心的希冀。
3
春度春歸無限春,
今朝方始覺成人。
從今克己應(yīng)猶及,
顏與梅花俱自新。
唐代詩人盧仝筆下的《人日立春》,從字里行間透露出關(guān)于立春的“中式哲思”。
民間傳說中,從正月初一到初六,女媧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六畜”,在第七日,她又造出了人。于是正月初七這天被稱為人類的誕辰日,也叫“人日”。
“人日”恰逢“立春”,給詩人上了一節(jié)“成人”課。
“春度春歸無限春”,詩人以春天的來去匆匆象征時間的無情流逝,“無限春”又暗示了春天的無限循環(huán)往復(fù)和潛藏無限可能。“今朝方始覺成人”,在立春這一天,詩人忽然感覺自己長大成人,對人生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從今克己應(yīng)猶及,顏與梅花俱自新”,富含哲理,是作者的所學所獲。從今天開始,做一個能夠克制約束自己的人應(yīng)該還來得及,愿意與剛剛綻放的梅花一起,以全新的面貌出現(xiàn)。特別是最后一個“新”字,頗有《大學》里“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
立春讓詩人開始懂了,不只有季節(jié)要更新,人也要反省、更新,與時俱進才能自我完善。立春有一種魔力,一種讓人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魔力。當我們?yōu)槲磥砀冻鎏ぬ崒嵟Φ臅r候,那些我們覺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風景,都終將在生命里出現(xiàn)。
今日立春,在這個被“偏愛”的日子里,不妨割斷往事的牽絆,讓腳步從新出發(fā),保持自律的狀態(tài),讓期待如約而至。愿你我不負春光,一生向陽。
編輯:解放
文章、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