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旅游列車里的文化與經濟交融互促之道
來源:大眾日報作者:李子路 劉兵 2025-04-11 09:22
□大眾新聞記者畢勝王培珂報道 4月10日上午,K8281次列車發車,這標志著“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正式投入運營。
“歡迎您乘坐‘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本次列車將帶您穿越好客山東的詩畫長廊。”
4月10日上午9時許,K8281次“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在濟南火車站發車。這是全國首個省級政府主導、鐵旅融合、路企聯動、乘游共享的串聯性專線旅游列車。
最美人間四月天,坐著火車去“踏春”。這趟“山東版開往春天的列車”,一路追山逐海、慢進深游,奔向“詩”與“遠方”。
這本是一趟尋常的列車。它由綠皮火車改造而成,延續“慢生活”韻味,細節之處皆是“記憶中的模樣”。對于年長的游客來說,是他們回憶過去“南來北往”的青春與鄉愁的地方。
這又是一趟不尋常的列車。它以一條環線串起山東11個市、22個站點、200多家景區,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各種沉浸式文旅產品紛紛“上新”。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他們體驗“70”“80”年代韻味的新奇打卡地。
暖暖“1號”,美美山東。奔馳在齊魯大動脈上的“好客山東·齊魯1號”,串聯起山東傳統文化之美、山水畫卷之美、民俗風情之美、生態文明之美、厚德好客之美,為慕名而來的游客打開“齊魯盲盒”提供了新選擇。
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今年全國兩會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即赴貴州和云南考察調研。這次考察期間,總書記進一步闡釋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怎么抓好旅游呢?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無我有的東西。”
何謂“人無我有”?之于齊魯大地,是岱青海藍的美景,還是源遠流長的齊魯文化?是孔孟之鄉的人文風情,還是“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的金字招牌?
穿行車廂尋找答案,有一種突出的感覺:文化與旅游融合、人文與經濟“同框”,打開了新的空間,創造了新的可能。
如氛圍感。車身裝飾的“齊魯”二字取自王羲之書法作品,藍紫色代表“岱青海藍”,玫紅色代表“時代華彩”,七色譜漸變飄帶的圖案就像黃河奔涌的波浪。車廂裝飾融入了山東各地標志性文化元素,頂板靈動的線條和“好客山東”主題文字,配合車窗外流動的景色,營造出舒適愜意的環境。
如體驗感。精選全省美食上列車,10元左右吃到豐富早餐,30元左右品嘗經典魯菜。富有年代感的懷舊餐車,讓人一秒“穿越”,情緒價值拉滿。休閑娛樂車廂,茶室、吧臺、棋牌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能讓你在列車上“吃著火鍋唱著歌”。
“一上火車就旅行。”“小火車擺動的旋律,是齊魯大地蓬勃的脈動。”“望著它,心馳神往;坐上它,妙趣橫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游客們的評價富有詩意。
這已不是山東第一次因為火車而“出圈”。
就在本周,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開幕前,兩條“菏澤號”賞花列車開行,列車駛過花海,引得游客爭相“打卡”。上個周末,齊魯之星“游學養”銀發專列文化之旅開啟,這所“移動中的老年大學”一路上歡聲笑語。國鐵濟南局董事長貫昌奉透露,目前正謀劃開行“泰山—黃河”“沿著黃河遇見海”“環游渤海”等大眾旅游列車,更好滿足群眾旅游新需求。
打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組合拳”,山東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積極創新產品、業態、模式,努力把“文旅增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不同于旅游專列,“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執行全國統一的普通旅客列車定價標準,濟南到泰山站硬座僅12.5元,濟南到棗莊西硬座40.5元。
票價如此親民,不怕收不回列車改造成本?
答案就在“票根經濟”上。就像一把萬能鑰匙,旅客手持車票,可以解鎖景區、酒店等多種消費業態,“坐一次車”享受“鏈式服務”,小票根撬動消費大市場。
活動現場,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喻劍南發布了“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惠民“大禮包”。
運行沿線172家4A級以上景區向游客讓利,39家免費開放,曲阜三孔、臺兒莊古城、威海華夏城等5A級景區對團隊游客五折優惠;沿線235家高星級飯店、星級民宿,為游客提供630多項食宿優惠;推出210條精品線路,沿線站點打造文旅驛站,開通直達重點景區旅游專線;中國銀聯開通優惠專區,游客領券消費可享滿減優惠……
一列火車拉動一條產業鏈,編織成“軌道上的經濟共同體”。推出普惠票價,集中優勢火力“攻克”票根經濟,“好客山東·齊魯1號”解鎖的這一新玩法,以更長遠的眼光去端詳,或許就是一次旅客流量和民心流量雙贏的嘗試。
當文化與經濟互促共進、融合發展,“好客山東·齊魯1號”不僅是一列火車,更是一個亮麗的文化新標識、一個動態的經濟新樞紐、一張移動的山東新名片。
這一路,觀山閱海風光好,春暖花開百業興。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