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學者很少談及。儒家論人,注重整體性,強調社群和人倫關系。這容易使人覺得儒家思想缺少個體性的原則和向度,這也是過去人們對儒家批評最多的一點。其實,就文化總體而言,個體性的價值實現與普遍性的原則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不過在不同的文化系統中,二者的關系及其實現的方式則有不同。
2007-08-21上世紀初以來,儒學被納入哲學的范疇來進行研究。儒學有其自身的哲理系統,被稱作“哲學”,毫無問題。近年,儒學在中國文化中的教化作用受到關注,學者由此又強調儒學的宗教性義涵。“教化”是儒學的一個核心觀念。
2007-05-22老子的方法論,一般認為即是一種辯證法。這并不算錯。但老子的方法論,有其自身的特點。《老子》首章言“道”,為老子道論之統領;二章論方法,乃老子方法論之統領。二章所言義理,正體現了老子方法論之理論特質。
2007-05-22《孟子·盡心下》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一段話,“有諸己之謂信”以下五句,皆明白易解。而首句“可欲之謂善”,則眾說紛紜,難有的解。
2007-05-22《老子》,言“道”之書。其書八十一章,以首章論“道”最為全面,其余論“道”各章,則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論“道”,乃言其宗旨,實有統領全書之意義。明其首章之義,則于老子精神,思過半矣。今取此章,
200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