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色国产-久色视频网-久色视频在线观看-久色网-五月丁六月停停-五月sese

當前位置:首頁 >專題 >享閱讀之美 建書香中國 >溫故知新

郭沂:《論語》別解七則

2016-12-26 15:43:00  作者:郭沂  來源:光明日報

  

  “學而時習之” 

  作為《論語》的首章,“學而時習之”歷來為注家所重視。錢穆先生《論語新解》云:“本章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歷,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孔子十五志學以后當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當之。茍非學邃行尊,達于最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當之。”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唯言“茍非學邃行尊,達于最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似于義未安。日常生活中,匹夫匹婦乃至蒙童,皆可言人不我知,何待“學邃行尊,達于最高境界”?

  沿著錢先生的思路,竊以為此三語皆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夫子自道,二是對弟子而言。“學而時習之”,既是孔子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是他對弟子的訓練過程!坝信笞赃h方來”,對孔子而言是弟子自遠方來,對弟子而言為同門自遠方來。舊注說“同門曰朋”,這里有同門和弟子二義!叭瞬恢粦C”,一是孔子謂其自身修養已經達到較高境界,二是對弟子修行效果的期盼。因此,此章實為孔子的教育方針,而成為君子,乃孔子的教育目標。

  文中三個“不亦”也值得玩味,有退而求其次之意?梢韵胍,此章當為孔子政治事業受阻,壯志難酬,晚年悲憤歸魯而專注于文化教育事業時所發,難掩自我安慰的悲傷。

  另外,本章被編排在《論語》之首,也與孔子思想發展過程息息相關。筆者曾提出,孔子思想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早年以“禮”為核心的教化思想、中年以“仁”為核心的內省思想和晚年以“易”為核心的形而上學思想。在《論語》中,“學”的主要內容是禮,所以以“學而時習之”居首,暗示著孔子思想始于學禮。至于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編排在《論語》末章,則意味著孔子思想以形上學為歸結。

  

  “無友不如己者” 

  《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一語,歷來爭議很大,學者多斷為兩句。我們認為,以斷為一句為宜,旨在強調交友要以忠信為主,就是說,交友首先要看他是不是一個忠信之人,然后再看他是否有其他值得學習的地方;蛟,如果人人都不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友,那么勝于己者亦不與自己交友矣,這樣一來,豈不是大家都無友可交?這種理解當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鬃诱f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車娜,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反之,自己也總有勝于別人,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因此,大家都可以互相成為朋友。只有那些頑劣不化,一無是處之人,才不值得我們交往。

  

  

  “攻乎異端” 

  《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何為“異端”?一般解釋為他技,即不同于孔子的思想學說,或不正確的言論。如何晏《論語集解》說:“異端,不同歸者!被寿墩撜Z義疏》說:“異端,謂雜書也。言人若不學六籍正典,而雜學于諸子百家,此則為害之深。”但戴震說:“端,頭也。凡事有兩頭謂之異端。”(《東原集》)焦循《論語補疏》曰:“異端者,各為一端,彼此互異!卞X穆亦云:“異端,一事必有兩頭,如一線必有兩端,由此達彼。若專就此端言,則彼端成為異端。從彼端視此端亦然!

  我們以為,“異端”的含義,從《論語》本身即可找到答案!蹲雍薄份d孔子語:“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所謂“異端”,其實就是“兩端”;“攻乎異端”,即“叩其兩端”。正如朱子《論語集注》所說:“兩端,猶言兩頭。言終始、本末、上下、精粗,無所不盡!币蚨,本章大意是,分別推究事情的兩端,就沒有禍害了。

  

  

  誨女知之乎” 

  《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本章“誨女知之乎”之“知”,當今注家咸釋為知道之“知”,但問題是,就字面意思看,盡管可以把“知之”解釋為“對待知的正確態度”,但絕無“對待不知的正確態度”。

  或許意識到這個問題,俞樾《群經平議》說:“此‘知’字與下五‘知’字不同。下五‘知’字皆如字,此‘知’字當讀為‘志’!抖Y記·緇衣》篇:‘為上可望而知也,為下可述而志也。’鄭注曰:‘志,猶知也!粍t知與志義通。‘誨女知之乎’即‘誨女志之乎’,言我今誨女,女其謹志之也。《荀子·子道》篇:‘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鬃釉唬褐局嵴Z女。奮于言者華,奮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俄n詩外傳》亦載其事,并與此章文義相同,而皆以‘志之’發端。然則此文‘知之’即‘志之’無疑矣!庇嵴f確有堅強的文獻依據,但仔細推敲起來,“志之”和“誨女知之乎”在語法結構上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是一個動賓結構,意思很明確;而后者卻兩個動賓結構(“誨女”和“知之”)并列,并不符合古漢語語法的慣例。

  我們認為,從“是知也”一語看,本章是解釋什么是“智”的,故“誨女知之乎”之“知”,亦當讀為“智”,這樣本句當作“誨女知乎”。至于“之”字,則涉下文“知之”之“之”而衍。因而,本章大意為:“由呀!我教你什么是智慧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

  

  子罕言利” 

  《子罕》:“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本章有兩種斷句,一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把“與”解釋為及、和。但問題是,從《論語》看,孔子談論“命”達八九次之多,至于“仁”,則出現頻率最高,怎么能說“子罕言”呢?對此,楊伯峻認為:“《論語》中講‘仁’雖多,但是一方面多半是和別人問答之詞,另一方面,‘仁’又是孔門的最高道德標準,正因為少談,孔子偶一談到,便有記載。不能以記載的多便推論孔子談得也多?鬃悠缴,自然千萬倍于《論語》所記載的,《論語》出現孔子論‘仁’之處若用來和所有孔子平生之言相比,可能還是少的!边@種辯護,顯得有些牽強。

  第二種斷句為“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將“與”解釋為贊許。不過,這樣一來,問題仍然存在,因為孔子對利,尤其義利關系,于《里仁》《子路》《憲問》《堯曰》等處多有言說。

  因此,以上兩種意見恐都不可取。從兩個“與”字看,這里所表達的應該是孔子對“利”“命”“仁”的態度。但同“與”字不同,“言”字并不具備表達態度的功能,所以很可能是個誤字。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字呢?盡管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孔子世家》所引此章和今本《論語》并無差異,但我們欣喜地發現,據程樹德《論語集釋》,此章“《史記·孔子世家》引作‘子罕與利與命與仁’”。作為《論語》研究大家,程樹德的說法一定是有根據的,何況他還提到,金代王若虛的《史記辨惑》曾就此提出疑問:“司馬遷并以此言為‘與’字,豈傳寫之訛歟?”也就是說,王若虛看到的《史記》此處也作“與”字。我們知道,今本《論語》是在漢代三論即《古論》《齊論》《魯論》的基礎上形成的,而在三論中,《古論》出現于景帝末年,最為原始。《漢書·儒林傳》說,司馬遷曾從孔安國學古文,司馬遷也說自己“年十歲則誦古文”(《史記·太史公自序》),其中當然包括《古論》,這正是司馬遷引文的來源。

  因此,“子罕與利與命與仁”為此章的原貌。根據文義,我們將此章讀為“子罕與利。與命,與仁!贝笠馐牵嚎鬃雍苌儋澝览。他贊許命,也贊許仁。這種理解,是符合孔子一貫的思想的。

  

  “法語之言” 

  《子罕》:“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此章爭議不大,但細心的俞樾注意到:“‘法語之言’一句中‘語’字‘言’字迭用,甚為不辭,殆經師失其讀也。此當以‘法語之’為句,‘巽與之’為句。皇侃《義疏》解‘與命與仁’曰:‘與者,以言語許與之也。’此云‘巽與之’,其義與彼相同。兩‘言’字并屬下讀,皆語辭也。”(《群經平義》)俞氏或許沒有意識到,“法語之”不是也“甚為不辭”嗎?

  我們懷疑,此處也有誤字,“法語之言”的“之”字,很可能為“正”字之誤,或涉下文“巽與之言”的“之言”而訛,或因二字形音相近而訛!胺ㄕZ”為合乎法度的話語,正言即平正的言論。如此全章大意為:合乎法度的話語和平實公正的言論,能不遵從嗎?據其改正錯誤是可貴的。順耳贊美之詞,能不喜歡嗎?對其加以分析辨別是可貴的。喜歡而不分析,遵從而不改過,那我就拿他沒辦法了。

  

  “色斯舉矣” 

  《鄉黨》:“色斯舉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正如楊伯峻所說:“這段文字很費解,自古以來就沒有滿意的解釋。”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有奪文,如朱子說:“此上下必有闕文。”(《論語集注》)也有人認為有錯簡。至于文句的解釋,亦眾說紛紜。如關于“色斯舉矣”,皇侃《論語義疏》認為:“謂孔子在處觀人顏色而舉動也。”而朱子的解釋是:“言鳥見人之顏色不善,則飛去,回翔審視而后下止!保ā墩撜Z集注》)王引之《經傳釋詞》卷八則云:“‘色斯’者,狀鳥舉之疾也。與‘翔而后集’意正相反!埂q‘色然’,驚飛貌也!标P于“共”字,雖然大家都讀如“拱”,但如何解釋卻又生分歧。有人釋作“拱手”,有人釋作“供給(食物)”,有人據《爾雅·釋詁》釋作“執也。”關于“嗅”字,有人讀如字,有人認為當作“嗚”,有人認為當作“嘆”,有人讀為“狊”,釋作“張兩翅之貌”。

  我們認為,此章既無闕文,也無錯簡!吧埂币酝跽f為是,“共”為“拱執”之“拱”,“嗅”則以讀為“狊”為宜。

  如此,則一幅絕美的場景躍然紙上:孔子師徒漫步山中。突然,一只野雞嗖的一聲從草木中驚飛,在空中盤旋一會兒而后徐徐落下?鬃映溃骸吧搅荷系拇骑,時運好呀!時運好呀!”見老師這么高興,弟子們也來了興致,性急好勇的子路貓著腰一下子捉到這只野雞。但他只是助興,并非真的想據為己有,所以很快就松手了。只見那只受驚的野雞張開兩翅,撲騰幾下就飛走了。就像曾點所描述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畫面一樣,為人們所稱道孔顏樂處,在這里又一次得到了生動的體現。

  關于子路捕捉又放走野雞之事,又見于《呂氏春秋·審己》篇:“子路揜雉而復釋之!薄皳R”,同“掩”。這就進一步證明“共”當釋作“執”。

  ◎作者郭沂,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

責任編輯:李曉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色天天射综合网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国产 | 欧美黄色片在线观看 | 看成年全黄大色黄大片 | 韩国午夜理伦三级2020宅男 | 久久网站免费 | 91av国产在线 | 精品视频国产 | 普通话对白国产情侣自啪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爱色 | 成人a在线|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 四虎澳门永久8848在线影院 | 丁香八月婷婷 | 国产福利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欧美 | 美女图片在线视频精品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深爱五月开心网亚洲综合 | 久久免费特黄毛片 | 最新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2区 | 一个色亚洲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片 |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无吗 | 好吊妞haodiaokan| 国产91视频免费 | 伊人任线任你躁 | 激情小视频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好吊色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在线 | 一区精品在线 | 免费韩国一级毛片 | 天天色色网 | 久久riav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