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山東的“南大門”,棗莊的歷史文脈就如同那條穿城而過的京杭大運河,千年來川流不息,深遠而長久。這里有 75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古稱“三國五邑”之地;這里曾因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而繁華璀璨...
歷經千年歲月,在魯班的故鄉——棗莊滕州,古為“三國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凝聚“工匠祖師”魯班智慧的魯班鎖在后人的手中搭載時代的東風,正形成一方文化大產業,作為“國禮”走向世界舞臺,展現中國古人...
在棗莊市市中區,高樓林立之間,古色古香的市中區文化館以其古典的造型跳脫出來,傳統文化韻味十足。
在滕州市龍泉廣場,坐落著全國縣級最大的博物館群:龍泉塔、滕州市博物館、滕州漢畫像石館、魯班紀念館、王學仲藝術館、墨子紀念館、墨硯館等文化建筑群,形成“一塔六館”的總體布局。其中,滕州博物館、滕州漢...
去絨、燙毛、齊毫、圓筆、披蓋毛、扎筆頭……經過108道工序一支陰平魯筆才算真正制作完成,是名副其實的“山東手造”。
千年古運河,尋夢臺兒莊。如果說運河文化是臺兒莊一段可以追溯的歷史,那么漁燈就是這段歷史中的一抹煙塵。
京杭大運河溝通南北。臺兒莊因運而生,成為水陸重鎮,繁盛時期,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被譽為“天下第一莊”。
很難想象這座曾經以盛產煤炭、水泥聞名的城市,現如今如此地重視文化的復興,更讓人驚奇的是,棗莊有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人文情懷!必須親身走一趟棗莊,才能感受棗莊的魅力與浪漫。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
8月30日到31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棗莊市。來自中國孔子網、中國網、大眾網、魯網的記者參與此次采訪活動...
8月30日到31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共同主辦的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主題報道活動走進棗莊市。來自中國孔子網、中國網、大眾網、魯網的記者參與此次采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