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黨的二十大代表熱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羅旭 2022-10-20 09:09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偉大實踐中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一偉大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人類的思想有多偉大,歷史的進程就有多壯闊。
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一百一十四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一萬億元增加到二萬八千億元,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一串串非凡的數字,標注了一個民族的奮斗足跡,詮釋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力量。
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黨的二十大代表們一致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閃耀著真理光輝,引領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勇毅前行。
以人民為中心,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金秋十月,在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總投資約4.26億元的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在緊張施工。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個深度貧困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
現在的十八洞村,已經走上了鄉村振興之路。“在總書記指引下,我們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中華大地上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手捧黨的二十大報告,雙龍鎮副鎮長、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代表感慨萬千。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是高頻詞,彰顯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厚重民生底色。“讓人民生活幸福是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貴州省盤州市巖博聯村黨委書記、貴州巖博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留芬代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部署,我們將牢記囑托,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奮斗中再立新功。”
201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代表,把實驗室搬到了瀾滄縣的田間地頭,幫助深度貧困地區的山民實現了水稻上山旱地種植,解決了口糧生產的難題。朱有勇代表表示:“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用科技創新助推鄉村振興,全力以赴推動高質量發展。”
時間鐫刻不朽,奮斗成就永恒。“十年偉大變革,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始終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是全黨最可信賴的‘定盤星’。”浙江省嘉善縣委書記江海洋代表表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諸成效。
“必須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七一勛章”獲得者、內蒙古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牧民廷·巴特爾代表說,“我將和鄉親們一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共同建設好美麗家園、美好生活。”
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近年來,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到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多國家的農民在一位中國農業科學家指導下,通過種菌草、蘑菇,擺脫了貧困,改變了命運。
這位中國農業科學家,就是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國家菌草工程技術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代表。
“在習近平總書記長期關懷下,目前菌草技術已傳播到106個國家和地區,培訓學員上萬人,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林占熺代表介紹,2017年,菌草技術被“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列為重點項目,正在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力量。
在波瀾壯闊的世界歷史長河里,總是會有真理之光穿越時空、照亮天際。
過去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滾石上山走向“強起來”的十年。制造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錨定目標,新時代中國蹄疾步穩、破浪前行。越來越多人相信“21世紀世界發展的面貌取決于中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剛剛在日內瓦參加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喀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祖力亞提·司馬義代表便趕到北京參加黨的二十大。她說:“實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中國之路’越走越寬廣,我們的‘四個自信’愈發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東部沿海到西部邊陲,從黑龍江漠河到海南三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光照亮華夏大地,匯聚起磅礴的奮進力量。
“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要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努力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代表表示,我們將以“西遷精神”為動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新貢獻、譜寫新篇章。
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3年,我駕乘神舟十號在太空航行15天。從去年到今年,我又乘神舟十三號在軌駐留183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代表說,“從15天到183天,中國航天的巨大飛躍,正是我親歷的新時代偉大變革。”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舉旗定向,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和必勝信心。王亞平代表表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和輝煌成就,充分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激勵我們更加堅定自覺地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理論的先進,是最徹底的先進;思想的主動,是最大的主動。“我們要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學中干、干中學,學用相長,把創新理論貫徹落實到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答卷。”河北省廊坊市委書記王立彤代表這樣說。
殷殷初心如磐,時代答卷常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解決好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規劃發展部負責人楊新泉代表說,“我和團隊將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東風正勁,風帆已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最關鍵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力指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代表話語鏗鏘,“新征程上,我們將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完善大學創新體系,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張懿程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