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色国产-久色视频网-久色视频在线观看-久色网-五月丁六月停停-五月sese

中心簡介
機關黨建 機關黨建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記錄時代前進的光影

來源:人民網作者:黃維、宋子節 2018-11-15 10:44

  編者按: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歷史,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本期帶您走近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李舸。李舸曾進駐“非典”重癥病房、深入重災區進行現場報道;也曾數十次登上天安門城樓、進入人民大會堂見證共和國的輝煌。他的鏡頭記錄著改革開放以來莊嚴重大的歷史時刻,也展現了廣袤大地上淳樸動人的風土人情。 

  秋天的人民日報社陽光和煦。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李舸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別具匠心的攝影作品——特凈宣紙上印著儺戲、漁鼓戲、皮影戲等非遺傳承的影像,附上李舸自成一體的漢簡體題跋和鈐印,將中國上千年歷史的宣紙、書法與源自西洋的具有百年歷史的攝影術合而為一。

  “用光用影用情懷,有技有藝有創新”。入社28年,李舸曾進駐“非典”重癥病房、深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重災區進行現場報道;也曾數十次登上天安門城樓、進入人民大會堂見證共和國的輝煌。他的鏡頭記錄著改革開放以來莊嚴重大的歷史時刻,也展現了廣袤大地上淳樸動人的風土人情。

  “為時代存照、為人民畫像”,這是李舸對自己的評價。改革開放40年,人民網專訪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李舸,見證中國攝影人用鏡頭描繪祖國的壯麗河山,用情懷講述時代的輝煌傳奇。

  

  “用一種溫暖的精神記錄社會發展” 

  人民網:今年8月30日,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了“影像見證40年”——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大展。展覽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再現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深刻變化。可以說這是一次非常有溫度、有故事的展覽。此次展覽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李舸:最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在展覽中看到很多90后甚至00后觀眾的身影。當更年輕的面孔專注地望著過往的中國時,攝影正在無形之中幫助青年一代站在歷史的維度理解當今之發展,這對于年輕人建立科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有裨益。 

  改革開放的車輪滾滾向前,同時搭載著中國攝影藝術與時俱進。在展覽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的攝影技術、攝影題材、攝影觀念也在悄然變化。40年中,我們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鏡頭語言,能夠用屬于我們自己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

  人民網:這次展覽的照片喚起了我們對過往生活的記憶與共鳴。您作為從業28年的資深攝影記者,參與見證了我國許多重大事件。在您看來,攝影記者所發揮的社會作用是什么? 

  李舸:我經歷了中國近二十年發生的諸多大喜、大悲、大事件。當一件關乎民族和人民命運的重大事件發生時,記者要沖在一線如實記錄和報道事件,哪怕冒著生命危險,這是記者的天職。1998年大洪水,湖北計劃炸堤分洪。作為記者,我們冒著隨時會泄洪的風險,連夜火速穿越早已空無一人的荊江分洪區,趕到了大堤上。2003年,我主動申請進入“非典”重癥病房,近距離見證醫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二十八年來,我在每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用體驗式的采訪,告訴老百姓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么。這是記者的職責所在,也是使命使然。

  

2003年李舸深入非典病房采訪拍攝 

  人民網:洪災、地震、“非典”重癥病房……您總是用鏡頭記錄一幕幕令人難忘的時刻。奔向一線時,您考慮過自身的安危嗎? 

  李舸:說實話,我沒想過死,也許有的人不信。不過我想我有資格去談生死,是因為我確實經歷過很多生死——穿越空無一人的分洪區、深入經受余震的災區、進駐“非典”重癥病房……我直面過許多生死。我這個人雖然看起來柔弱,但是內心非常剛毅。身為軍人子弟,我上學時曾想成為一名戰地記者。身處和平年代,即使不能成為戰地記者,但凡有重大事件,我肯定沖在前頭。因為總是有一種莫名的力量在推著我。后來我才明白,當記者以新聞事業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時,都會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人民網:28年攝影藝術生涯中,您的鏡頭記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風貌的變遷。透過影像,我們看到樸素的人物形象背后,總是蘊含了一種溫暖的情感。 

  李舸:作為一名記者、一名藝術工作者,首先要有一種樸素的情感——以平等的、真切的情感對待采訪對象,用一種大愛的、溫暖的精神記錄社會發展。幾十年的采訪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記者首先要熱愛我們這片土地,熱愛我們的人民,心貼心地為人民考慮,傳遞他們所要傳遞的聲音,才能做出真正沾泥土、帶露珠、有溫度、接地氣、講深度的采訪。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對我而言絕不是一句空談。1998年洪區大雨,因為需要保護相機,我向大堤上一位陌生大爺借了把己經殘破的傘,并且給了他五塊錢。采訪回來后我匆匆把傘還他,準備上車離開。結果大爺拉住我,手里還攥著那張五塊錢,原封不動地塞回我的手里。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這是一種特別樸素的情感。我們,和我們所記錄的人民,始終是心貼心的。所以今天我能夠創作如此豐富的作品,正是因為植根于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植根于有情懷的人民。

  

李舸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采訪拍攝 

  人民網:2017年您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站在全新的位置上,您對自己有怎樣的定位? 

  李舸: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賦予我更崇高的使命、更重大的責任。攝影家協會的重要職責是聯系廣大群眾,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百姓大眾的文化修養。我們的責任在于為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一種提升藝術修為的空間和可能。鼓勵和培養大眾文化表達的習慣,促使一些有情懷、有追求、有思想的人逐漸脫穎而出,最終成為藝術家。

  不僅如此,作為攝影協會的主席,我要引導行業創作水平的提升。我是個不滿足于現狀的人,不斷在體驗、創新、試錯。我甚至認為如果我能成為大家攻擊的靶子,我就成功了。因為在批評和推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對行業發展方向的探討和思考,通過修正與探索,尋找更新、更多的可能。

  人民網:您從七屆兩會開始到會場拍照,已經有二十余年了,今年兩會,我們依舊在會場看到您忙碌的工作身影。 

  李舸:黨和國家給我某些頭銜和榮譽,并不意味著我就可以高高在上。對于我而言,兩會中我的工作就是在會場蹲在地上拍照,用鏡頭記錄這次意義重大的盛會。攝影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藝術作品。我這輩子還是要靠影像說話。身份和頭銜絕不是出好作品的先決條件。 

  當人們用歷史觀回望過往,為人們所銘記的是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而不是他們的身份和官銜。在文化藝術領域,你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官,那你就是麻煩的開始。作為協會主席,我既要引領行業,也要約束自己。我不想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而希望踏踏實實坐下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行業建設與藝術創作中。

  

李舸攝影作

  “改革開放讓攝影成為個人的文化表達” 

  人民網: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攝影發生了哪些變化? 

  李舸:最明顯的當然是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擺脫設備價格高昂的桎梏,真正投身并享受攝影所帶來的快樂。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麥克風、攝像機,這是改革開放對于攝影行業的巨大影響。這也使得突發事件中,越來越多的感人瞬間能夠被捕捉記錄下來,從而促進人們對于社會生活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不僅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好作品的標準理解也不同了。90年代,攝影師熱衷于用魚眼鏡頭表達一種夸張,認為“你如果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而現在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心離得近。只有人走得近,心貼得近,才能用鏡頭表達時代的變化,用真情感受老百姓的冷暖。什么樣的影像才能真正直入人心?關注當事人的情感命運的東西才能永存。

   

李舸作品《進貨郎》 

  人民網:在您看來,攝影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哪些作用? 

  李舸:一張張照片堆疊起來的不僅是可見的物質生活進步,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人民思想觀念的變化。它打破了時空限制,以歷史的維度來幫助人們思考時代的發展。一張照片雖然是凝固的時刻,但是無數的照片拼接在一起,就是奔流的時代長河。所以我稱之為“為時代存照,為人民畫像”。在“影像見證40年”展覽中,很多觀展者并不是攝影愛好者,他們所看的、所嘆的,是生活的變化,以及生活之上的觀念變化。推動歷史的發展,需要靠人民的故事。而攝影是最好的講故事的載體之一。 

  人民網: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攝影了。越來越多的人用照片講述自己的故事,并且以影像的方式和親友分享生活的樂趣。 

  李舸: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而攝影就是一種展現個人獨特思想價值的途徑。攝影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每次按下快門的時候,我們都在學習表達自己,思考生活百味。在見天見地見眾生的過程中品味生命的美麗與寶貴。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過一種專屬于自己的平和生活。所以說,文化表達是一種生活信仰。我們需要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定力,來實現人生所需要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李舸在大連造船廠采訪拍攝 

  人民網:可以說,攝影滿足人們的不僅僅是視覺的體驗,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財富。 

  李舸: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攝影促進了人文精神對人心的浸潤與滋養。我們常談“人文”一詞,“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每一個人能以如日月光輝般的德行約束自己,同時去感化別人、教導別人,最終推動社會的發展。在今天設備、作品和創作手段都極大豐富的情況下,攝影幫助人們思考如何用影像表達自己,如何以獨特視角表達觀點、態度和思想。

  有一年我在全國法院系統做培訓時,有一位老先生放映了他自己拍攝的一組照片——一個法院審判庭的四十年變遷。通過這么一個小切口,也能間接展現中國司法進程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雖然沒有“詩和遠方”,但是這種質樸的個人情感與獨特的視覺語言,成為一筆獨特而豐富的精神財產。

  人民網:現在攝影藝術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李舸:這次中國攝影金像獎小小地改動了一個詞——把“記錄類”改成“紀實類”。正是因為目前攝影似乎遇到了瓶頸——沉迷于風格、流派、表現手法的“炫耀”,導致千篇一律。一些攝影師總是停留在“技”的層面,挖空心思尋找所謂的煽情、爆點,我認為這都是不自信的表現。作為藝術家,首先強調的是思想境界與精神力量。從“記錄”到“紀實”,目的就是引導攝影人將思想融入到作品當中。與社會、與時代相結合的過程中,傳遞給人一種新的審美,或是新的情感表達。不要盲從和沉溺于某些所謂的藝術潮流,要抑制浮躁、學會沉靜。紀實攝影的核心,是攝影者的情懷、態度、觀點和立場。

  

李舸航拍塔克拉瑪干沙漠 

  “好的攝影作品無外乎‘兩節’:情節和細節” 

  人民網:除了新聞攝影之外,您非常關注傳統文化的發展和保護。比如您拍攝的鄉村系列題材,還有“非遺”題材。為何會關注這樣的題材? 

  李舸:攝影師遠不止是重大歷史時刻的見證者和記錄者,還應深入社會和國家最基層、最廣泛的地方,探索那些靜默無聲卻被時代裹挾著迅疾變化和流失著的東西。特別是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消失,我們需要帶著危機意識,用鏡頭留住它們匆匆的腳步。我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時間在農村,在那里我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感到廣闊天地大有可為。有無數的東西需要我們留下來。社會發展太快,有些東西一旦現在忽略了,可能很多年以后我們就再也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去年底中國攝協開展了“影像見證新時代,聚焦扶貧決勝期”大型跨界駐村調研創作項目,聚焦2018年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關鍵時期,讓更多的人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地關注中國農村的變化,拿出一套真正具有文獻價值的影像資料。

  人民網:這次聚焦農村生活的攝影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李舸:最重要的是觀念的不同——從“采風”轉變為“深扎”。我們所追求的絕不是浮夸、表面化的東西,而是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感的內容。拋棄蜻蜓點水式的采集,轉而關注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命運。通過對具體人物的關注,引申到對時代發展的詮釋。“中國攝影需要平靜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靜如水的攝影人——默默為呼嘯前行的時代打上注腳的人。”

  

李舸作品《小吃攤》 

  人民網:關注鄉村題材和非遺的題材,拍攝這么多照片,給您帶來哪些感悟? 

  李舸:為什么我的褲腳和鞋上時常糊著泥巴和草根?是因為我很享受在田間村頭、大山深處那股踏實的地氣兒。采訪越深,創作越多,越發現民間瑰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一年來,中國攝影家協會在中西部農村開展了很多文化交流普及活動。正是這片深厚的土地推動著國家和民族不斷前行和發展,正是這片深厚的土地滋養著我們產生無窮的藝術靈感。民間的文化真是太有吸引力了。

  人民網:在您看來,怎樣的攝影能夠打動別人? 

  李舸: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實際上人也一樣。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狀態,恰恰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在無數的不同之中,我們能夠找到和時代緊密相關的、能夠傳遞人文情懷和精神的故事。這種積極向上的能量,就是文藝作品感染人、鼓舞人的核心所在。 

  成熟的記者既是一個隱形的記者,在拍攝時要有冷靜的視角客觀反映情節,也要有火熱的情懷和格局尋找打動人心的傳世作品。用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生活、用寬厚的情懷去體驗生活、用優秀的作品去贊美生活、用平和的心態去引領生活,這樣的作品才能夠打動別人。

  

李舸題寫寄語:影像隨心 

  人民網:發現一個動人的故事之后,應當如何用鏡頭講好這個故事? 

  李舸:好作品無外乎兩節,一個是情節,一個是細節。如果說每個人的故事是情節,那么細節的評判標準就是藝術語言是否能夠打動別人。這種濃烈的情感絕不是影像上的“濃妝艷抹”,形式不一定“大紅大紫”、“大喜大悲”,而是要追求用心的貼近。當攝影師能夠與拍攝對象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時,每一個細節都會打動觀眾。這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情懷。情懷來源于我們內心對生活、對社會、對祖國、對時代最美好、最深沉的追求。

  人民網:回顧豐富而精彩的28載攝影生涯,您認為攝影對您個人而言意味著什么? 

  李舸:攝影于我而言,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已經將攝影融入到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在藝術創作中更多的是體驗生活和感悟人生,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攝影也是一種處世哲學,是智慧的修行,是靜靜地觀看世界、真摯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體味幸福。攝影更是一種人生態度,通過攝影我常覺得自己更有力量,能夠做到處事不驚,依靠內心的力量筑起強大的堡壘。

  我認為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情,是在離開世界的前一天,我還在為我喜歡的事忙碌著。而攝影就是我最喜歡的事情,為之付出一生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編輯:宋睿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色视频在线看 | 国产99小视频 | 免费观看视频成人国产 | 天天摸日日干 | 91麻豆国产视频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免费 | 91嫩草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婷婷午夜影院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超清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综合伊人 | 日韩香蕉网 | 青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黄色网在线看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宅男 | 一区二区视频 | 成人亚洲网站 | 亚洲第1页 | 国内偷拍第一页 |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欧美日韩 |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五月五|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综合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 国产91久久最新观看地址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图片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美国三级日本三级久久99 | 亚洲精品第一页中文字幕 | 天天天干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 欧美激情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