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40年來,在經濟物質領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我國文化建設同樣邁出歷史性步伐,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經常是多人共看一本書,電視里也只有很少的幾部電視劇,文化生活可以說比較貧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東陽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深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文化生活發生的巨大...
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展世界矚目,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也在悄然回歸,成為一種生活時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在為人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同時也助力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成為40年來文化建設中的一大亮點。我國文化產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為什么能取得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經濟由封閉走向開放,實現了舉世矚目的滄桑巨變,引領中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經濟的滄海桑田交相輝映,文化作為民族精神與氣質的烙印,深入國民的血脈和靈魂。四十年來的中...
40年前,中國人處于一個“閱讀饑渴”的時代。租書成為那個年代人們特有的一段記憶,“當時家里沒有錢去買書,唯一看書的渠道就是租書,鄉鎮有一兩家租書店,人們可以到店里租書。老板會把長篇小說拆成七八本,我...
“水穿街巷,庭院人家”是北京三里河綠化景觀帶的真實寫照。2017年5月,歷經風雨的三里河重現前門,向世人展現著“小橋、流水、人家”的歷史風韻。
1978年,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場深刻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偉大變革中,有多少波瀾壯闊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銘記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