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 | 學習要扎根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 2019-09-03 13:48
這一章節主要講了自我與個性,持續奮進,學習要扎根和舉一反三這四個方面。其中我對學習要扎根和舉一反三這兩個方面感悟頗深,因為這正是我們學生應該了解并且做到的。
在視頻快結束時,教授講了這樣兩句話: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們的意思分別是:孔子說:“谷子生長了卻不開花的,有這樣的情形呀!開花的卻不結食的,也有這樣的情形呀 !”和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
曾經我想著:老師講的題當時聽懂就行了,以后就可以不用復習了,后來媽媽嚴厲地告訴我這種學習方法不對。從這件事后,我發現自己有懶惰這個壞習慣,所以我用“秀而不實者有矣夫!”來告誡自己,我雖然開花了,但還沒有結出果實。所以我只得好好學習,學習一定要扎根呀!
在各種科目中,數學可是我的攔路虎,總是給我下馬威。可每當老師開始講解難題的時候,我百分之六十會開小差,我好像對數學沒有多大興趣。老師布置作業了,我會感覺到很厭煩,一遇到稍微難一點的題就不想做了,若遇到更難的題,就想老師在一旁開導一下,哪怕那一道題我靜下心來認真想還是會的,但我就是不愿意動動這個腦筋。我知道這樣是不好的,等我看到傅佩榮教授講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時,我決定改變自己,我以后一定會將疑難問題搞透徹,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
看著傅佩榮教授講解《論語》,我受益匪淺,若堅持學習《論語》的話,我相信我的人生將變得更有意義,會令人回味無窮。
(嘉陵一中 楊濱渝)
編輯:宋睿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