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福初:新時代新征程塑造文藝工作者新形象
來源:中國文藝網作者: 2022-03-07 16:21
按: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大有可為的時代需要大有作為的隊伍。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一屆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鄢福初每年都關注著文藝工作的方方面面,為各種亟須解決的文藝問題疾呼。今年兩會,鄢福初的建議中,就有一份是與文藝工作者密切相關的。以下為中國文藝網獨家專訪鄢福初
中國文藝網:今年兩會,您帶來的其中一份建議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樹立文藝工作者形象,請您談談為何會關注這一方面?
鄢福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懷文藝工作者,文藝領域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新氣象。但與此同時,文藝工作者的艱辛付出、潛心創作、積極作為和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有待進一步樹立,特別是在網絡上,存在不少對文藝工作者“惡意消費”、“為流量而故意拉踩引戰”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文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打擊了文藝工作者干事創業熱情,消解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強國的立心鑄魂力量,影響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文娛領域亂象綜合治理,構建天朗氣清、風清氣正的文藝生態,引導文藝工作者胸懷“國之大者”、愛國為民崇德尚藝,樹立充滿正能量的良好形象。
中國文藝網:您認為樹立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鄢福初:我認為,從大的方面來說,主要有兩個問題:
從整體環境看,文藝生態面臨市場經濟環境和網絡暴力雙重挑戰。從現實情況來看,文藝工作者尚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愛護。
當前,文藝隊伍整體面臨嚴峻考驗和挑戰,文藝生態存在泥沙俱下、是非不清的現象,對不健康的文藝現象無法有效抵制,對少數失德失范、違法違紀的文藝界“害群之馬”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商品交易原則無節制的蔓延擴張,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以利益為“度量衡”的文藝價值觀,向上向善向美的文藝作品無法廣泛、有效傳播,甚至出現沒有作品的“頂流”霸圈現象,文學藝術價值觀的偏離為不良的文藝作品和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土壤。二是網絡暴力的干擾。現代傳媒技術催生了大量傳播平臺,包括參差不齊的自媒體。各類資本主導的平臺追逐利益,致使高雅藝術沒有市場。年輕的文藝家得不到資本和平臺認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沒有得到平臺的大力推廣。
從現實情況來看,對文藝工作者整體正面宣傳不夠、對網絡上針對文藝工作者的無故詆毀重視和應對不夠、對正能量年輕文藝工作者形象樹立不夠,也給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塑造帶來了很大挑戰。
中國文藝網:請您談談進一步樹立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
鄢福初:我認為這是一個綜合性、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相向發力,形成合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引導文藝工作者牢記新時代新征程的崇高使命。大有可為的時代需要大有作為的隊伍。文藝界應引導文藝工作者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的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特別是關注鄉村文化振興,為文藝創作者下沉基層了解老百姓的真實文化需求創造豐富途徑。
要著力創造讓文藝工作者成長成才的制度機制和良好環境。要建立文藝家創作采風機制和成長激勵機制。用鮮明的制度導向,鼓勵文藝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加強生活歷練,創作出一批優秀作品,培養出一批優秀青年藝術家。要樹立一批德藝雙馨藝術家典型,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每年可以通過群眾投票與專家評選相結合的方式選樹具有全國重大典型意義的優秀正能量文藝工作者和先進事跡開展宣傳。
要打造宣傳塑造文藝界正能量的媒體平臺。為人民群眾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文藝界動態提供平臺和內容。此前,中國文藝網針對“老藝術家被造謠”這一現象發聲辟謠,以實際行動守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可倡導主流媒體關注老藝術家相關輿情,必要時通過客觀公正的報道還原事實真相。當前,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對于青年藝人的新聞報道視線多聚焦在對失德藝人的批評上,而對文藝界特別是青年文藝家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文藝志愿活動的事跡鮮少報道。
要切實做好基于大數據的網絡文藝行為管理,嚴肅規矩紀律,形成網絡文藝新秩序。一要統籌推進網絡法制建設。優化網絡法制秩序,維護依法治網機制和制度。對違規違紀網絡文藝行為,依法依規依章程嚴肅處理。二要建立網絡文藝平臺管理機制。網絡文藝平臺是發布網絡文藝信息的載體,加強對網絡文藝平臺管理,要從源頭管起,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網絡文藝傳播領域應用的引導和規范力度。三要建立行業準入制度。每年公布行業禁入名單,改現在的事后處理為事前干預。
中國文藝網:作為湖南省文聯主席,請您談談在樹立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方面的想法和打算。
鄢福初:湖南省文聯將以行風建設為抓手,加強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創新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傳播引導、宣傳推廣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推出更多精品佳作。進一步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機制,創新工作載體,推動“深扎”主題實踐活動向基層一線扎根,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從人民的實踐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以精品奉獻人民。建好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文藝人才庫,做好第二屆湖南省文學藝術獎評獎工作,推進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工作,建設文藝家創作基地。進一步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持續強化質量意識,不斷提高創作與評論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準。同時,要特別鼓勵青年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多創新、出精品,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分梯隊、有層次地進行一系列主題創作,磨礪人才,鍛造精品,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美好精神食糧,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張金菊)
附:
關于新時代新征程上進一步樹立文藝工作者形象的建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藝事業呈現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關懷文藝工作者,文藝領域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新氣象。但與此同時,文藝工作者的艱辛付出、潛心創作、積極作為和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有待進一步樹立,特別是在網絡上,存在不少對文藝工作者“惡意消費”、“為流量而故意拉踩引戰”等問題,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文藝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打擊了文藝工作者干事創業熱情,消解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強國的立心鑄魂力量,影響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文娛領域亂象綜合治理,構建天朗氣清、風清氣正的文藝生態,引導文藝工作者胸懷“國之大者”、愛國為民崇德尚藝,樹立充滿正能量的良好形象。
一、樹立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面臨的問題
(一)從整體環境看,文藝生態面臨市場經濟環境和網絡暴力雙重挑戰
當前,文藝隊伍整體面臨嚴峻考驗和挑戰,文藝生態存在泥沙俱下、是非不清的現象,對不健康的文藝現象無法有效抵制,對少數失德失范、違法違紀的文藝界的“害群之馬”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商品交易原則無節制的蔓延擴張,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以利益為“度量衡”的文藝價值觀,向上向善向美的文藝作品無法廣泛、有效傳播,甚至出現沒有作品的“頂流”霸圈現象,文學藝術價值觀的偏離為不良的文藝作品和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土壤。
二是網絡暴力的干擾。現代傳媒技術催生了大量傳播平臺,包括參差不齊的自媒體。各類資本主導的平臺追逐利益,致使高雅藝術沒有市場。年輕的文藝家得不到資本和平臺認可,就難以得到年輕一代文藝工作者的尊崇和敬仰。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沒有得到平臺的大力推廣,正面形象樹立不夠,年輕文藝工作者失去了學習標桿,容易在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中、在各種各樣的誘惑面前迷失方向。
(二)從現實情況來看,文藝工作者尚未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愛護
一是網絡平臺上充斥著對文藝工作者的詆毀。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因為文藝界個別負面現象被夸大,社會對文藝工作者的歧視、誤解有愈演愈烈之勢,文藝工作者得不到社會的應有尊重。如公開稱演員為“戲子”,隨意謾罵文藝工作者,還有造謠老藝術家晚景凄涼等等。
二是網絡平臺對文藝工作者的正面形象宣傳不充分。人們往往認為,文藝工作者自帶流量,不需要加以宣傳,客觀上造成了對文藝工作者正面宣傳報道不夠的問題,點開網絡,往往都是文藝工作者的花邊新聞。宣傳陣地主流媒體的話語權沒有足夠強大,負面信息占據網絡空間。截至2021年6月底,各級文聯組織個人會員總數就達427.54萬人,文藝界涌現出不少德藝雙馨的文藝家。有許多幾十年如一日鉆研業務的感人事跡值得挖掘,又如有許多為了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懷值得宣傳,但是在流量為王、追求轟動效應的網絡環境下,部分媒體對此關心關注不夠、用情用力不足。
三是年輕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嚴重缺位。少數年輕文藝工作者特別是年輕演藝工作者,突破社會道德底線和國家法律紅線,接連出現天價片酬、偷稅漏稅、涉黃涉毒、虛假代言、行為不端、行幫陋習等劣跡行為,引發公眾的強烈批評。個人事件演繹為公共事件,個體形象泛化成群體形象,使社會對年輕文藝工作者形成不良印象。這直接導致少數主流媒體害怕“翻車”,不愿也不敢廣泛宣傳報道年輕文藝工作者正面形象,導致年輕文藝工作者展現正能量形象的空間小、途徑少。在廣大青少年網友心中形成了“顏值即正義”、“流量即榜樣”、“明星即人生”、“成功靠捷徑”等不良價值觀念。
二、關于進一步樹立文藝工作者正能量形象的建議
(一)引導文藝工作者牢記新時代新征程的崇高使命
大有可為的時代需要大有作為的隊伍。文藝界應引導文藝工作者關注當下中國社會的時代風貌和人民生活,特別是關注鄉村文化振興,為文藝創作者下沉基層了解老百姓的真實文化需求創造豐富途徑,到人民群眾中去,走進基層,走進鄉村,策劃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惠民和文化公益活動。
(二)著力創造讓文藝工作者成長成才的制度機制和良好環境
要建立文藝家創作采風機制和成長激勵機制。用鮮明的制度導向,鼓勵文藝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加強生活歷練,創作出一批優秀作品,培養出一批優秀青年藝術家。要樹立一批德藝雙馨藝術家典型,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每年可以通過群眾投票與專家評選相結合的方式選樹具有全國重大典型意義的優秀正能量文藝工作者和先進事跡開展宣傳,以公允的全國統一的榜單形式樹立榜樣,推動文藝界正能量飛入尋常百姓家。
(三)打造宣傳塑造文藝界正能量的媒體平臺
為人民群眾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文藝界動態提供平臺和內容。此前,中國文藝網針對“老藝術家被造謠”這一現象發聲辟謠,以實際行動守護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可倡導主流媒體關注老藝術家相關輿情,必要時通過客觀公正的報道還原事實真相。當前,主流媒體與自媒體對于青年藝人的新聞報道視線多聚焦在對失德藝人的批評上,而對文藝界特別是青年文藝家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文藝志愿活動的事跡鮮少報道。
(四)切實做好基于大數據的網絡文藝行為管理,嚴肅規矩紀律,形成網絡文藝新秩序
一要統籌推進網絡法制建設。優化網絡法制秩序,維護依法治網機制和制度。對違規違紀網絡文藝行為,依法依規依章程嚴肅處理。
二要建立網絡文藝平臺管理機制。網絡文藝平臺是發布網絡文藝信息的載體,加強對網絡文藝平臺管理,要從源頭管起,加大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網絡文藝傳播領域應用的引導和規范力度。
三要建立行業準入制度。每年公布行業禁入名單,改現在的事后處理為事前干預。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造就一批能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作品,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藝隊伍,正確樹立文藝工作者形象,勢在必行。
編輯:張懿程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