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新鄉賢作用,以“書香家庭”帶動“書香中國”
來源:《小康》雜志社作者: 2022-03-14 17:11
如何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使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使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全國政協委員、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建議,以“書香家庭”帶動“書香中國”,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楊朝明認為,應該立足家庭,通過“書香家庭”建設,引導全社會注重家風、家教、家規,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書香家庭”建設,建設“書香社區”,倡導耕讀文化精神傳承,樹立社會文明新風尚,構建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建設“書香家庭”,著眼于個人家庭的私生活空間,但它可以推動“書香社區”建設,在公共社會空間再次將讀書、明理的氛圍予以強化。
建設“書香家庭”與“書香社區”建設相輔相成,家國融合,相互聯動,同體并進。“書香家庭”“書香社區”建設能夠使“書香中國”“文化強國”建設有抓手、能落地。與之同時,“書香家庭”建設還可以有效促進家庭教育,有效輔助學校教育。
為此,楊朝明建議:
1.從認識上提升,理解“書香家庭”建設重要意義
可以說,中國文化是關于“家”的文化。愛與敬是至德要道,而愛與敬則來自孝悌,這也是中國先哲以之為“為人之本”的原因所在,故孔子說“立愛自親始”“立敬自長始”。愛與敬的推延與放大,則是中國傳統的社會倫理與政治倫理,有“書香家庭”才會有“書香社區”“書香中國”。
2.從硬件上投入,建設書香社區耕讀傳承公共空間
耕讀傳家傳統悠久,新時代的耕讀傳承具有新內涵,讀書明理與勞動實踐兩手抓、兩手硬。社區統一選配公共空間,配備學習、交流、雅會、茶會所需要的硬件條件,建設耕讀傳承示范空間。在硬件投入中,重視書籍資源的配備,主要配備中華經典。古圣先賢教人成人成德,把“書香社區”建成百姓的精神家園,將書香社區耕讀傳承公共空間建成傳統文化傳承的輿論引領陣地、百姓精神家園,以“書香社區”帶動“書香家庭”,讀誦中華經典必不可少。
3.從軟件上入手,新時代文化建設需要新鄉賢
建設書香社區,需要配備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文化教育工作者隊伍。在這支隊伍中,可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教育工作者、熱心社會人士的作用。這些人士可謂“新鄉賢”,“老有所養”是社會文明的表現,老者可以有更多作為,使“老有所教”“老者安之”“少者懷之”,讓老年人在教育下一代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成就感,讓年輕人成長穩健,人們在“書香社區”共享天倫,推動“書香家庭”建設。
4.從制度上保障,制定標準、納入考核
從社會治理的層面入手,將“書香家庭”“書香社區”建設納入地方政務考核體系。從硬件配備、人員配備、活動開展情況、百姓滿意度等入手,制訂“書香社區”建設標準、考核標準,出臺指導性意見。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考核制度的激勵作用,使“書香家庭”“書香社區”建設常態化。
5.從輿論上引領,塑造典型,示范帶動
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在報紙開設專欄,在電視及網絡新媒體開設專題。對于“書香家庭”“書香社區”日常活動開展情況及時宣傳報導,對于在“書香家庭”“書香社區”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的典型,要大力宣傳,充分報導,充分發揮輿論的宣傳引領作用,發揚傳布文明新風。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楊朝明建議:以“書香家庭”帶動“書香中國”)
編輯:張懿程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