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縣因何婺劇人才輩出?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董易鑫 章馨予 趙在志 2023-03-08 10:38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下鄉演出現場?!莿?供圖
日前,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下稱:浙江婺劇團)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開展下鄉演出。現場,老少戲迷聞訊趕來、現場一度水泄不通的火爆場面,令參與者至今意猶未盡。
“小時候,幾乎每個村都有婺劇團,農閑時會搭臺唱戲。我的母親就是婺劇演員,我從小是趴在戲臺邊長大的?!眳⑴c此次演出的浙江婺劇團演員楊霞云說。她和愛人樓勝不僅是一對“梅花伉儷”,二人也同為武義人。
下鄉演出現場?!莿?供圖
浙江中部的山區縣因何婺劇人才輩出?
“傳承和發揚戲曲文化是時代之需,更是老一輩武義婺劇工作者用藝術生命堅守的希望。”7日,武義職業技術學校負責人張穗萍說,自己也曾是一名活躍在婺劇舞臺、斬獲多項大獎的婺劇演員。在武義開辦戲曲班、急缺優秀師資的關鍵時刻,她走下舞臺,邁上講臺。
婺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京劇的祖宗、徽戲的正宗、南戲的活化石”。
1991年起,武義開辦戲曲專業,歷經第二職校戲曲班八婺藝苑、蘭香藝校,最后整合成如今的武義職業技術學校。30多年來,該校培養出1000多名婺劇演員,武義籍婺劇演員遍地開花。同時,原武義縣婺劇團還是浙江第一個受邀出國演出的縣級劇團。
武義職業技術學校老師葉輝說,婺劇在武義擁有非常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民眾基礎。高峰時期,當地注冊的民間婺劇團有36個。在該省義烏、東陽等地的劇團里,武義人甚至占據了“半壁江山”。
婺劇培訓現場?!≮w在志 攝
今年17歲的武義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王帥帥出生于“婺劇之家”,他從13歲開始堅持練功,從練飛腳、旋子、掃腿、臺步、耍花腔、翻身、唱腔,到練戲,一樣也不落下,一次甚至能翻40個跟頭。
為了讓年輕人傳承好婺劇,武義早在2008年就啟動了“婺劇進校園”活動。
如今,愛婺劇、學婺劇、唱婺劇、演婺劇在武義壺山小學、熟溪小學、新宅小學等多個試點學校蔚然成風,“小小梅花朵朵盛放”,涌現出了全國少兒梅花獎得主阮登越、浙江全省婺迷爭鋒冠軍王宇晨等一批婺劇新星。
經過多年的培育,婺劇傳承后繼有人已成事實。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