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來源:學習時報作者: 2023-06-07 09:07
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必須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講,必須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轉化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生動實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多次親臨考察、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特別要求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這一重要指示要求,賦予山東“走在前、開新局”的光榮使命,科學標注了山東現代化強省建設的新方位、新使命、新擔當,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
作為沿海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必要也有條件展現大省擔當。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積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必須把“走在前、開新局”作為全局性定位,以全局的視角審視山東發展,在全國大局中超前謀劃、高點定位,縱深推進各項重點任務。必須把“走在前、開新局”作為全方位要求,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系統發力,推動山東現代化強省全面起勢、全面突破。必須把“走在前、開新局”作為全過程引領,既立足當前、解決現實緊迫問題,又著眼長遠、完成強省建設既定目標,讓中國式現代化在齊魯大地充分展現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
2022年8月,國家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歷史使命。這是山東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重要牽引、重要平臺。我們將堅定不移扛起這一重任,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全面創新先行區、協調發展引領區、生態保護樣板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共同富裕新范例、安全和諧示范區。力爭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必須統籌抓好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又要抓住重點、把握關鍵,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開展。
著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山東作為經濟大省,必須全力穩大盤挑大梁,努力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堅持竣工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持續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基礎設施、產業和民生等領域投入,健全要素保障機制,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深入挖掘消費潛能。充分發揮山東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雙過億”優勢,圍繞“敢消費”“愿消費”“能消費”,著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高品質產品供給,加快恢復和提振消費。促進外貿固穩提質。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一帶一路”、RCEP成員國、中東等新興市場。持續提升山東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開放水平,用好開發區、綜保區等平臺,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加快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求山東“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我們一定深入學習貫徹這一要求,強化科技戰略支撐,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突出抓好高能級平臺建設,全力支持嶗山實驗室建設,積極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爭取更多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布局。突出抓好“卡脖子”技術攻關,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部署一批重大攻關項目,在關鍵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突破、實現替代。突出抓好創新企業培育,構建科技型企業孵化培育、成長扶持、發展壯大的全周期培育體系,加快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倍增。突出抓好創新人才引育,深入實施泰山、齊魯人才工程,啟動戰略科學家躍升計劃,遴選支持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不能走脫實向虛的路子,必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山東是傳統工業大省,必須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投入為主,向要素投入和技術創新共同驅動轉變。更大力度推動傳統產業“兩個轉型”。加快“產業轉型”,推動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煙臺—青島基地和東營、菏澤集群”石化產業發展格局,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加快“數字轉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大力度抓好先進制造業。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三年行動計劃,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深化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打造國家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更大力度培育綠色低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在發展整車基礎上,提速發展配套零部件產業,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新能源經濟,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更大力度發展數字經濟。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治理服務數字化,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以數字變革引領全面轉型。
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民營經濟是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彰顯了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鮮明態度。對山東來說,必須堅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著力推動思想觀念“四破四立”。堅決打破“官本位”“冷眼病”“亂指揮”“舊慣例”,樹立“服務企業是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國企民企都是自己人”“服務企業貴在無事不擾,支持企業就要有求必應”“法無禁止皆可為,民營企業就要放手干”的理念。著力強化政策舉措“十項機制”。建立企業訴求閉環解決、惠企政策落實、誠信政府建設、公平市場競爭、全鏈條融資支持、涉企執法服務規范、要素保障、政企常態化溝通、民營企業家權益保障、企業家榮譽激勵等機制,營造優良發展環境。著力落實企業發展“八抓舉措”。引導民營企業苦練內功,抓創新、強根本動力,抓轉型、促價值提升,抓降碳、促集約節約,抓智造、強數字賦能,抓市場、促空間拓展,抓管理、強制度保障,抓人才、筑發展根基,抓安全、守發展底線,努力打造一流企業。
深入落實“雙碳”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山東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實現“雙碳”目標壓力很大,必須把牢方向、堅定推進。一手抓綠色低碳轉型。實施工業、能源等碳達峰十大工程,“一業一策”有序達峰。深入推進能源轉型發展九大工程,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匯補償和交易機制,建設“近零碳”示范工程和碳達峰試點園區。一手抓生態文明建設。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著力提高產品、工序能效和能源利用率,推動重點行業、企業能效盡快達到全國先進或國際水平。統籌污染防治和生態改善,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建設美麗山東。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要求我們“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充分彰顯了深厚的為民情懷。山東城鄉區域發展相對均衡,在促進共同富裕上有基礎、有優勢,必須主動作為,在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分好“蛋糕”,促進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務更好、社保兜底更牢。更加注重城鄉區域發展相協調,堅持區域協同、城鄉融合、陸海聯動,推進膠東半島、沿黃、魯南三大城市片區建設,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更加注重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統一,發揮山東文化資源富集優勢,高水平建設文化體驗廊道、文化傳承發展片區,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世界。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必須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這“六個方面重大關系”,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戰略和戰術相貫通、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既講怎么看、又講怎么干,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指導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金鑰匙”,必須用心領悟、用心實踐。
把實事求是作為第一準則。山東各市發展基礎和優勢不同,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工作側重點也不一樣。必須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把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的原則性與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既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又聯系山東實際大膽探索,努力創造更多經驗做法。
把統籌兼顧作為基本方法。山東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把提高效率與保障公平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開創性事業,面臨很多未知領域。必須從山東實際出發,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十大創新”行動。把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有機結合起來,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山東開放發展新空間。
把安全發展作為工作底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一帆風順,各種風險挑戰難以避免。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把激發活力與維護秩序有機結合起來,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決守好糧食、能源、金融、安全生產等底線,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所在,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山東各項工作全過程各領域,確保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
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關鍵所在。必須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汲取真理力量,筑牢政治忠誠,統一思想意志,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著力打造過硬干部隊伍。著眼打造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深入實施年輕干部“789”工程,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切實提高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本領。通過“四進”攻堅、掛職交流等方式,讓干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干。
著力凝聚團結奮斗合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奮斗、共享成果的現代化。必須創新激勵機制,以現代化強省建設目標團結凝聚各方力量,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大力弘揚沂蒙精神,黨群同心、同舟共濟,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建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成果。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山東力量、展現山東擔當。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