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堂2023年第三期研修班暨“黃河文化行”走進菏澤活動舉行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馬淑雯 衣悅 2023-10-31 12:29
10月26日至27日,孔子學堂2023年第三期研修班暨“黃河文化行”走進菏澤活動在菏澤市委黨校順利舉辦。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秘書長米懷勇,菏澤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芙蓉,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市政協原副主席孫鳳云,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韓中光,菏澤市委統戰部原副部長、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靳海巖,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書記王梅云等出席活動,來自菏澤各區縣的孔子學堂負責人代表、志愿者代表及媒體共170余人參加本次活動。
米懷勇在致辭中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曲阜并發表重要講話的第十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新時代,新起點,新作為,我們要聚焦新的文化使命,堅持延續歷史文脈與建設現代文明相統一。菏澤傳統非遺燦若星辰,祖源文化、牡丹文化、黃河文化交相輝映,應充分挖掘本土傳統文化資源,以文培元,以文鑄魂。要用好用活孔子學堂這一文化陣地,積極推動孔子學堂規范化建設、高質量發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
劉芙蓉對與會人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一直以來對菏澤地區孔子學堂發展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她表示,菏澤乃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文化底蘊深厚,在文化“兩創”方面積極探索、傳承創新,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生根。孔子學堂作為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有力抓手,日益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下一步菏澤將在孔子學堂規范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批樣板學堂,著力培根鑄魂,打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活動現場,來自菏澤各區縣的106家孔子學堂負責人參加授牌儀式,這些學堂主要分布在菏澤各縣區的中小學校及基層鄉村社區,為孔子學堂發展注入了新鮮力量。新增學堂代表表示,要整合優化資源,強化志愿服務,厚植文化傳承沃土,在打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上積極探索,久久為功。
本次研修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菏澤市政協原副主席孫鳳云的授課《弘揚好家風,共筑中國夢》深入淺出,闡釋了家風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全國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劉興巖以《學儒家文化,享五福人生》為題目,分享了儒家智慧帶給生活的啟迪;單縣希望小學、中學董事長單衍立從青少年教育的角度,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單縣志愿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會長趙秀英分享了單縣孔子學堂近8年的辦堂經驗。
參會學堂代表學習熱情高漲,利用課余時間圍繞孔子學堂建設與發展展開熱烈討論。學堂代表菏澤博愛醫院黨支部書記董國民、單縣銀灣物業總經理牛汝花、巨野金山路小學校長劉鳳霞、定陶區馬集鎮袁堂村黨支部書記何茂軍、陳王鎮龍堂村主任邊紅芝為大家分享了學堂建設過程中的實踐與經驗。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凝心聚力,守正創新,辦好孔子學堂,完善講師培訓、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著力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血脈、化成基因。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傳播普及部相關工作人員、菏澤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及各縣區傳統文化促進會相關同志參加活動。
編輯:衣悅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