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啟幕,至此雪盛
來源:大眾日報作者:盧昱 2023-12-07 09:19
小雪封山,大雪封河。12月7日,大雪節氣追逐朔風翩躚降臨。自此日起,仲冬啟幕,天氣越發寒冷,天空中的水汽將凝結為落雪。古人敏銳地觀察到這種變化,并解釋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雪不只是寒冷的代名詞。早在西漢時,人們就察覺出雪花六瓣的現象,有“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之說,也就有了后世“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的詩詞。在唐代時,民間已有雪神信仰,雪神姓滕、名六。因滕國(在今棗莊滕州一帶)國君滕文公去世后下了場大雪,不便按時舉行葬禮。當時人們說,這是滕文公想稍微停留一下,安撫社稷江山,所以降大雪延遲殯葬日期。這種說法與“雪花六出”的現象結合,讓雪神從神壇走到民間。
對鄉土世界來說,積雪如積糧。大雪不僅為農事點上了休止符,更奏響明年農作的序章。“瑞雪兆豐年”“雪多見豐年”“雪蓋山頭一半,麥子多打一石”等農諺,飽含著農民對豐收的渴望。“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則讓農閑中的人們,對雪有著更樸素的期望。
大雪節氣,山東各地豐富的民俗,為素凈的冬日增添多彩畫卷。以“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為代表的景象,在海岱之間徐徐展開。“未曾過年,先肥屋檐”,家家戶戶著手腌制“咸貨”貯存食材,腌肉、香腸、咸魚等已在窗臺邊、屋檐下成排掛好。
此時,正是冬令進補、休養生息的好時機。民間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山東多地的鄉親們,有大雪時節喝紅薯粥的習俗。俗話說“碌碡頂了門,光喝紅薯粥”,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粥,既香甜可口,可填飽肚子,又降脂去燥,一舉兩得。
大雪節氣,在盼雪、賞雪中,喧囂歸于寧靜。在田間地頭、在城市鄉村,奮斗者們在仲冬的寒冷中,素心向暖,安然前行。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