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夏學平 2024-03-19 15:24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對少數國家炮制的“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等論調,中國強調尊重文明多樣性,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始終致力于推動中華文明與全球各國文明平等交流、和合共生,努力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2023年10月,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七個著力”的重大要求,其中明確指出“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今天,中國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以四個“共同倡導”作為核心理念,揭示了文明交流和發展的基本規律,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和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文明倡議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包容共存提供了中國方案,也為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重視文明傳承,創新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近年來,河南中秋晚會、《國寶檔案》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節目等優秀視聽產品的熱播,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開辟了新道路。自媒體短劇《逃出大英博物館》以獨特的擬人化手法,講述“小玉壺”渴望回歸故土的動人故事,深刻表達了人們對海外流失文物歸國的熱切期望和深沉情感。這些節目的成功,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更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讓中華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出新的光彩。
增強文化認同,著力打造世界文化品牌。2023年,聯合國正式將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這標志著中華傳統節日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翻開新篇章。目前,世界上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約有1/5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春節民俗活動走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龍年伊始,華僑華人“搭臺唱戲”、當地民眾“沉浸式體驗”、各國政要“亮相站臺”的中國春節慶祝活動在海外精彩紛呈。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反映了全球社會對中國文化的廣泛認可和尊重。
彰顯文化自信,文旅交融增進民心相通。全球聯動舉辦的“美麗中國”中國旅游文化周等活動,著力展示了中國文化和旅游產品服務升級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風貌。甘肅省在重點入境旅游客源市場依托當地知名旅游企業設立營銷推廣中心,安徽省積極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旅游交流合作,形成了境內外旅游市場客源互換、良性互動的局面。此外,還有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西安大唐不夜城、北京中軸線,以及淄博燒烤、“跟著演出去旅行”、城市漫步、圍爐煮茶……一系列充滿濃郁地域特色和傳統特色的文化載體借助互聯網平臺傳播騰飛,吸引無數國際友人前往體驗。
促進人文交流,搭建不同文明互鑒互通平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是文明交流互鑒最好的載體,深化人文交流互鑒是消除隔閡和誤解、促進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徑。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動,讓世界看到中國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進文明交流互鑒的真誠意愿和切實行動。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中國秉持互學互鑒、傳承創新和加強人文交流的理念,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了解、尊重和包容,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首先是重視文明的保護與傳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我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要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力度,秉持對不同文化傳統的尊重與包容態度,鼓勵文化創作者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新穎的文化表達和傳播方式,從而創作出更貼合時代脈搏、更符合人民期待的文化精品。
其次是秉持平等對話、互學互鑒的原則,加強交流分享,實現文明的共同進步與和諧發展。文明交流互鑒應堅持平等對話、互學互鑒的原則,不應該以一種文明的標準去評判其他文明,而是要以平等、開放、包容的態度去對待其他文明,實現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應主動構建國際交流橋梁,通過高層對話、文明論壇等形式,就文明發展、文化交流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促進不同國家間的知識分享與經驗交流,推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最后是強化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構建文化交流與對話平臺,拉緊民心相通紐帶。要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平臺,不斷創新交流形式,通過開展文化節、智庫論壇、學術研討會等多元化的交流活動,深化國家間的對話和溝通。同時,還應加強民間人文交流,通過文化體驗、藝術展覽、旅游互動等形式,拉近民心,增進友誼,進而推動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未來,在全球文明倡議的指引下,各國必將在促進世界文明多樣性、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促進不同文明百花齊放等方面取得更大進展,讓世界各民族優秀的文明價值在交融匯通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彰顯,不斷將人類文明的百花園澆灌得更加絢麗多彩。
(作者系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