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譜寫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新篇章
來源:《中國周刊》作者:中共曲阜市委宣傳部 2024-03-20 09:48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就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發表了重要講話。十年來,曲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深耕人文沃土,賡續歷史文脈,堅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嘗試將傳統文化與美德建設、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等“時代關切”“文化關照”“群眾關心”相結合,過去往往被束之高閣的優秀傳統文化,因創新、創意一點點“新”了起來、“活”了起來、“興”了起來。當傳統文化的“登峰”與“落地”打破了“傳統”與“現代”間的藩籬,跨越了從“思想”到“行動”的鴻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一舉喚醒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更凝聚成了曲阜經濟社會騰飛的堅強精神內核。
文化多元立體傳承發展
齊魯大地,孔子故里,屹立著鐘靈毓秀、文脈悠長的尼山。2500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生于此,儒家思想在這里發源,成為人類文明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追本溯源,尋根歷史印記;上下求索,探尋文化密碼。每年的孔子誕辰日前后,孔子故里曲阜高朋滿座、共襄盛舉。在這里,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連年舉辦,在海內外興起了儒學熱、研學旅游熱;以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為代表的“新三孔”,成為山東省文化旅游的新地標。
從萬仞宮墻前的開城儀式到大成殿前的八佾舞表演,從詩禮堂前的“三禮”體驗到孔府門前的文化集市,從孔子博物館的簫韶樂舞到尼山圣境的燈火闌珊,一幕幕生動可感的文化場景不斷上演。
近年來,曲阜堅定文化自信,持續探索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以更堅定的文化自信,構建多元文明交流互鑒平臺。搭建儒學研究闡釋平臺,全力配合打造具有“世界思想哲學論壇”的國際思想文化對話交流平臺,規劃建設尼山片區及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以孔子研究院、曲阜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為載體,組建海外儒學研究與傳播中心、禮樂文明研究與傳播中心,世界儒學文獻資料收藏中心建成使用;開展“儒家思想與現代治理”等重點課題研究,成立曲阜文化“兩創”研究院,打造文化“兩創”理論研究、融合發展實踐研究的新平臺;搭建文明交流互鑒平臺,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成為全球文明互鑒的重要平臺;依托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接待130多個國家1.5萬人次的海外師生到訪;2018年央視春晚曲阜分會場、央視中秋晚會主會場、中國網絡誠信大會等重大活動圓滿舉辦,成功承辦“首屆上合媒體峰會走進孔子故里”“亞洲文明互鑒·外國媒體曲阜行”“‘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等重大外宣活動,推動儒家文化走出去、熱起來。
創新創意煥活文旅融合
初冬時節,孔子故里山東曲阜,銀杏金黃、楷樹紅艷,又到了一年中橙黃橘綠的好時節。身著漢服的研學團隊徜徉在恢弘的三孔世界文化遺產建筑群中,學習傳統文化,體驗非遺項目,像一幅緩緩打開的“初冬游學圖”,處處散發出傳統文化的馥郁芬芳。
作為孔子故里,拜師祈福、研學旅行等文旅融合線路產品歷來倍受歡迎。今年以來,“三孔”景區接待游客715萬人次,同比增長427%。
2月22日,孔廟詩禮堂院落兩株宋代銀杏樹,高大遒勁,滿樹金黃,氣勢非凡。樹下“詩禮爭鳴”小劇場國學脫口秀正在上演,一問一答,主客互動中,巧妙的嵌入了儒學文化知識,主持人詼諧的語言讓現場人氣滿滿,高潮迭起。
“傳統文化也需要創新表達,如何讓文物會說話,讓靜止的景區動起來,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詩禮堂是孔子當年教授兒子孔鯉學詩習禮的地方,今年我們在這里創新推出詩禮爭鳴小劇場,和大家共同學習傳統文化,游客反響良好。經過不斷打磨升級,已經成為我們的王牌節目?!比孜穆秘撠熑吮硎?。
“這個節目形式新穎、氣氛活潑,既能參與對話、答題,又能學到很多干貨,我非常喜歡?!鼻鄭u游客張秋明剛參加完答題,還獲得了一份小禮物。
打造多元化文化體驗場景,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孔子故里的“儒風雅韻”,不僅有效刺激了文旅消費,還彰顯了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張力。
作為廉政教育基地,孔府貪壁是重要講解點位。為了讓壁畫活起來,形式新起來,三孔文旅選擇了以非遺皮影為載體,以壁畫貪獸為原型,創新推出東方魔幻和傳統文化創意融合的《貪壁傳說》皮影戲,生動地還原了貪的傳說故事,寓教于樂。順勢推出的《武松打虎》《鶴與龜》等傳統經典劇目也深受歡迎。
“據《孔府檔案》記載,皮影戲是衍圣公及其家長重要的文化娛樂活動,孔府內明清兩代戲班皮影演出活動一直延綿不斷?!比拙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盀榱嗽黾芋w驗感、互動性,游客還可以在我們非遺師傅的帶領下,親手制作皮影,親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曲阜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推動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深度融合,先后策劃推出了明故城開城儀式、《金聲玉振》、文化夜游、禮敬先師、天下歸仁、詩禮爭鳴、孔府皮影、漢服游園、國風音樂節和跟著印章游三孔等主題文旅活動,用不同的方式讓游客走近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全面提升景區品質,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激活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
魯城之北,洙泗之濱。在位于孔林景區東側的魯城街道林前社區,因緊鄰景區,印章產業長盛不衰,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半數以上村民都從事篆刻行業,金石篆刻技藝在這里展現出了持久的生命力。
林前社區的孔府印閣,每天約有3萬枚印章從這里發出,銷往世界各地。林前社區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淘寶村”。
走進孔府印閣篆刻工作室里,幾乎看不到白發手藝人;直播間里,篆刻師化身“主播”,與網友頻頻互動;成品展廳里,十二生肖、Q版孔子等千余種文創印章品類琳瑯滿目。
“歡迎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一起來感受傳統技藝篆刻的魅力……”直播間里,篆刻師孔令佳一邊嫻熟地篆刻著印章,一邊與網友互動,介紹手中印章的材質、技藝,還有印章背后的印信文化。
孔令佳是孔府印閣首席篆刻師,和許多林前人一樣,祖祖輩輩從事篆刻行業,爺爺曾在孔林門前以擺攤刻章、寫字為生。從擺攤到進入車間,從線下到線上,從淘寶到直播,孔令佳親歷了這些年來,小小印章搭上互聯網快車后的飛速發展。
“搭上互聯網快車的,不只是我們的產品,還有我們的印信文化。”孔令佳自豪地說。
“印者,信也。”中國印章篆刻有兩千多年歷史,被視為誠信憑證,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借助印信這個載體,孔府印閣迎合市場需求變化不斷開發新產品,篆刻這門技藝,讓印章所承載的文化元素飛入尋常百姓家。同時,他們把社區100多位老篆刻工匠聚在一起,對篆刻技藝進行開發式傳承?!拔幕?”的創新路徑,使擁有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老手藝在孔子故里薪火傳承。
對傳統手藝的堅守,對現代互聯網的擁抱,在孔府印閣的成長歷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2007年孔府印閣在電商平臺開辟線上銷售渠道,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2014年,借著文化“兩創”的東風,孔府印閣的印章銷售額高達1000萬,接下來的三年里,銷量持續翻番。2021年,孔府印閣年銷售收入突破1.8億元。目前,孔府印閣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上擁有網店6家,眾創網店100多家,篆刻印章產品已占有全國線上印章市場份額的30%,石印產品網上銷量全國第一。
文化的力量,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大動能,無形中推動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曲阜堅持“文化賦能”戰略,推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出孔廟祈福文創、夫子有禮等系列產品,打造“山東手造·曲阜有禮”品牌,三孔文旅、孔府印閣入選“山東手造 優選100”名單,加大孔府菜研發推廣力度,培育政德、師德、企業家、青少年、職工“五大教育平臺”,發展教育培訓、會展演藝、文物復仿、古玩交易、園林古建、孔府菜餐飲、篆刻楷雕等各類文化企業近1000家。聚力打造“印信之城”新名片,辦好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培植壯大孔府印閣為代表的篆刻產業,推進文化與創意、金融、旅游、科技等多要素融合發展,曲阜文化產業示范園入選首批山東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日常
仿古馬車、三輪車夫穿行在景區周邊,熟悉地運用著論語名句,為游客當起“城市導游”;外賣小哥化身“紅騎手”,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招手即停的便民服務;社區工作者上門服務,為行動不便的居民送物資、送溫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總能聚起熱鬧的人氣……
走進曲阜市魯城街道明故城內的闕里社區,人文氣息、儒雅之風撲面而來,孔廟、孔府景區便是在闕里社區屬地內。
“說起來,我們社區情況很特殊,景區人流量非常大,轄區內有常住居民和流動的住戶、商鋪、游客、務工人員等各類角色,截然不同的需求難免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管理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标I里社區黨委書記王長青說,在儒家文化中,她找到了社區治理的靈感,“古人崇尚的‘以人為本’,與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思路一脈相承。社會治理,說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愛、誠、孝、仁等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給用活了,善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p>
在孔子故里曲阜,這樣的解題思路被廣泛運用,探索出一系列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助推社會治理的有效方法。突出一個“愛”字,讓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常態化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精準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需求,拉近人心之間的距離;突出一個“和”字,把日常矛盾在“和為貴”調解室中一一化解;突出一個“禮”字,重拾春節禮儀等傳統禮儀;突出一個“孝”字,開展“相約黎明”行動,志愿者每天定時到老人家中問候、打掃衛生、幫忙做做飯,踐行“百善孝為先”……傳統文化已然成了社會治理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把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社區治理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越來越多的群體帶著不同的情愫、源源不斷地聚集而來,積蓄成為社會自治的寶貴力量,“天下大同”的理想,正通過“以文化人”的力量,逐漸照進現實。
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助推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近年來,曲阜聚焦“明禮曲阜”建設,推動“婚學節壽喪”新禮儀改革,廣泛推廣新中式婚禮、現代學禮等新時代禮儀;聚焦“美德曲阜”建設,一體推進美德曲阜和信用曲阜建設,高標準打造美德健康新生活尼山展示區,構筑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心理“十全十美”全環境立德樹人新格局;聚焦“善治曲阜”建設,深化百姓儒學、“和為貴”社會治理工程,推進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群眾生活,日用而不覺;聚焦“幸福曲阜”建設,擦亮“幸福食堂”“幸福童年”等“幸福+”志愿服務品牌,推進“人人彬彬有禮、戶戶和和美美、處處干干凈凈”的良風美俗蔚然成風;聚焦示范帶動,統籌抓好文化 “兩創”示范點建設,實現“兩創”成果的深度展示、多元呈現。
文化的力量根植人心,才能煥發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曲阜在立足傳承發展的基礎上,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社會良序善治的源泉動力,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在教化人、培育人、凝心聚力中的特殊作用,并結合新時代、新形勢,把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運用到社會治理中去,發揮其價值重塑功能,凝聚起廣泛的精神文化力量,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