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百堂課 贈千冊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啟動儀式暨省人大機關孔子學堂揭牌儀式舉行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翟凌宇 2024-04-12 21:18
4月12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啟動儀式暨省人大機關孔子學堂揭牌儀式在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舉行。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范華平出席活動。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張斌出席活動并致辭。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致辭并宣布活動啟動。
活動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機關黨委書記姚潛迅主持。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秘書長,孔子學堂推進委員會主任周靜,山東省委宣傳部文化傳承發展處處長王超業出席。省委第一巡視組有關同志參加活動。
國承彥表示,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思想的發源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大道理。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領導干部更應該在深入學習和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方法和力量,從而更好地推動工作。此次在省人大機關啟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是儒學中心(基金會秘書處)以中國孔子基金會公益基金推出《論語》百堂公益課的首講,以“讀中華經典,修為政之德,筑廉政之基”為主題,以“送百堂課,贈千冊書”的形式,聚焦中華經典書籍,邀請專家學者授課,引導領導干部系統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底蘊,由領導干部帶動全社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文化普及效果。她表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實體化運作以來,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個結合”“兩創”為己任,致力打造世界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儒學研究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孔子學堂作為中國孔子基金會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大力實施傳統文化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網絡等“六進工程”,目前已設立3338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澳門地區、臺灣地區,以及海外18個國家,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希望通過孔子學堂這一平臺,進一步促進省人大機關文化建設,為推動全省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化力量。
張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啟動和孔子學堂揭牌表示祝賀。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文化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文化建設各個領域都提出了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此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啟動和孔子學堂在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落戶,使機關干部可以更加近距離、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孔子“仁、義、禮、智、信”的思想精髓。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利用好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標對表“七個著力”工作要求,立足人大職能,積極主動作為,緊緊圍繞文化強省建設,聚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人大力量。
國承彥、張斌、姚潛迅、周靜、王超業共同為省人大機關孔子學堂揭牌,國承彥代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向省人大常委會機關贈送傳統文化叢書。
山東省演講學會會長武傳濤帶領與會人員共同誦讀《論語·學而篇》,在悠揚的誦讀聲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堂專家王蔚進行現場授課,系統講解《論語》中生活、教育、智慧、修身、處事、為政等方面的深刻道理,生動闡釋《論語·學而篇》中“孝、悌、忠、信”的當代價值。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儒學中心(基金會秘書處)有關同志參加活動。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