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文脈,打造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生院進入新階段來源:齊魯晚報作者:丁安順 2024-04-24 12:07
儒風浩蕩潤古今。近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生院項目落地曲阜市尼山鎮,標志著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推動濟寧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推進山東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升國家軟實力、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作出重要貢獻。
四大場館串聯“大學之道”
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19年8月,教育部支持山東省成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2020年10月,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整建制并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正式進入實體化運行階段。同年11月,在教育部指導和支持下,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在尼山揭牌,去年更名為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項目是山東省委、省政府和濟寧市委、市政府確定實施的重大文化項目,也是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核心區尼山文化片區重點項目。項目籌備期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項目選址、規劃建設,克服推進過程中的種種困難,最終選址在曲阜市尼山鎮尼山圣境景區以西、魯源新村以南,毗鄰魯源小鎮,西鄰魯源河,南靠小沂河,正對昌平山。項目計劃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5年5月份建成投入使用。
該項目規劃體系源溪流而下,引入水口園林,將規劃整體串聯。以開放式大學規劃格局為界,劃分為三大主體園區,以四大場館為中心,以“大學之道”串聯其中,形成“一水、一軸、三階、四園、四院”的結構。一條景觀水系貫穿場地,拾階而下,建筑布局沿水而生,形成村落肌理。從南側的禮儀入口出發,以泮池園、禮儀門廳、接待廳、杏壇園和圖書館,一個禮儀軸線,串聯“大學之道”。
遵循古代書院的分區布局思路,分為三大區:綜合接待區、教學區、生活區,三區拾階而上,劃分四大主題園林,融入儒家文化的自然觀。設置四大中心院落,在原本功能基礎上集合會議展示中心、學習中心、研究中心和學生活動中心,并以連廊串聯,融入儒家“大學之道”。
傳承文脈打造儒學高地
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全國首個新型研究生院,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16所全國知名院校,匯聚了全國頂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力量,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研究生。4年來,聯合研究生院已完成招生1714人,其中博士生898名,碩士生816名,今年將迎來首批5名博士生畢業。
聯合研究生院立足“孔子故里、儒學圣地”資源優勢,每年在尼山片區組織舉辦專項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開展集中研修活動,到孔廟、周公廟、孟廟、孟府、顏廟、曾廟等地現場感悟儒家文化;相繼推出以“面向世界的儒學”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論”為主題的共同課,邀請張立文、陳來、樓宇烈、王學典、安樂哲等國內外知名學者,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授課。還與教育部合作發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類專項課題,立項122個,其中重大項目24個,重點項目98個,在全國范圍內產生重大反響。
為做好項目建設工作,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堅持大格局、高定位,立足“中華文脈第一山”,準確把握聯合研究生院在尼山文化片區“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結合聯合研究生院招生和教學實際,多次召開專家咨詢會、專題論證會,形成項目設計方案,為聯合研究生院實體推動、長足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將以聯合研究生院的建設為契機,與濟寧市在人才培養、文化傳承、資源挖掘等各個方面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努力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未來,該項目將打造成為世界儒學研究高地、儒學人才集聚和培養高地、儒學普及推廣高地、儒學國際交流傳播高地,為推動儒學的深入研究與廣泛傳播,保持世界儒學傳播充分話語權,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注入新的活力。
編輯:張曉芮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