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節∣濟寧:賡續文脈,讓傳統文化煥發更加絢麗光彩
來源:大眾新聞作者: 2024-09-21 17:04
尼山,鐘靈毓秀,五峰蓮峙。2575年前,孔子誕生于此。從此,這座山成為文化的雋永象征、思想的巍峨殿堂,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高山。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9月,尼山,碧空如洗。聚焦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升中華文化影響,以“對話孔子 互鑒交流”為主題的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即將在曲阜開幕。
《史記》記載:孔子父母“禱于尼丘而得孔子”,因此孔子名丘,字仲尼。尼山上的觀川亭,相傳孔子曾在此眺望,發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嘆。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在濟寧生根發芽、枝繁葉茂,鋪染了中國人精神價值的底色,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滋養。由此,尼山成為中國文化源頭的重要標志之一,被稱為“儒家思想的搖籃”。
浩瀚精深、燦若星河。偉大的思想從尼山走來,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凝聚文明共識,是尼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濟寧勇擔新時代文化使命,以舉辦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重大文化活動為契機,全力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齊力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市。
——堅持在賡續中華文脈中傳承發展,實施孔府、孔廟、孟廟、孟府、武氏墓群石刻等220余項文物保護展示工程,2023年邾國故城遺址考古發掘入選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高標準創建曲阜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全方位提升魯國故城、大運河南旺樞紐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中國教師博物館等100家博物館、展示館。市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全省唯一兼具文物修復與鑒定功能的區域中心;微山大運河博物館、河道總督署陳列館建成開放。實施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行動,打造“一圖一庫百書”,繪制濟寧文化地圖,編制《濟寧文庫》和100部濟寧文物故事叢書,“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高標準、常態化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普及教育,通過善行義舉“四德榜”“孔子文化進校園”“幸福食堂”“雛鷹課堂”“習語潤儒鄉”“儒學講堂”等品牌建樹,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堅持高質量、特色化開展傳承創新,建成全國第一家以“政德”為主題的教育基地,打造30多處現場教學點;深入挖掘“禮之用、和為貴”儒家思想時代價值,形成“和為貴”社會治理特色。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實施“百家景區煥新”行動,推動“三孔”“兩孟”、微山湖等經典景區“破圈突圍”,推動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和尼山圣境“新三孔”成為熱門打卡地。
——推動世界多樣文明交流互鑒,除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外,還成功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首屆中華印信文化精品展、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等交流活動、青年導演創作扶持計劃等重大活動,搭建起永不落幕的“文明交流互鑒大舞臺”。
……
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濟寧創新探索了一系列生動實踐。今夏,第十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尼山舉行,數百名中外嘉賓齊聚孔子故里曲阜,共話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出“尼山聲音”、貢獻智慧力量。
9月15日,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以“對話孔子”——百項文旅活動的啟動又徐徐拉開帷幕。不久,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頒獎、“高山仰止”——新杏壇·大家講、“斯文在茲”——全球文廟書院溯源之旅等一系列活動將圍繞“對話孔子 互鑒文明”這一主題展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文化光芒。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組委會強調,要以孔子文化節為載體,深入挖掘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充分反映山東加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示山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效成果,充分展示山東堅定扛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實踐擔當,為在新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這是世界對尼山的新期許。
在未來的發展中,濟寧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作用與價值,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