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老文廟活在當下 國內外文廟、書院管理者齊聚曲阜開展交流研討
來源:大眾日報作者:趙琳 楊帆 師文靜 2024-09-29 09:22
文廟,又叫孔廟,是儒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象征,主要用來祭祀孔子及歷代賢儒。9月28日下午,來自海內外的文廟、書院管理者,專家學者等,在曲阜參加2024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斯文在茲”——全球文廟書院溯源之旅活動,并開展交流研討。
作為文廟、書院起源地,一直以來,曲阜高度重視儒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1961年,曲阜孔廟及孔府、孔林被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三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最為核心的儒家文化遺產。
曲阜市副市長儲艷麗介紹,曲阜集中打造“政德、師德、青少年、儒商、民族團結示范”五大基地,形成了以孔廟祈福、“六藝”體驗為代表的孔子研學旅游品牌,以晨鐘開城、祭孔展演為代表的景區演藝品牌和以復原展陳、非遺展覽為代表的景區展陳品牌。同時,精心打造“新三孔”,全面推進旅游業態創新和產業升級。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副館長、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秘書長李晴介紹,北京孔廟是古代皇帝祭孔的場所,國子監是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些儒家文化遺產為研究中國古代高等教育制度、對外交流情況等提供了必要的史料。
在浙江衢州,也有大量儒家文化遺產。衢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衢州市孔氏家廟代表朱芝君介紹,衢州市今年實施了孔廟修繕、孔廟內環境提升等工程,并從學術研究、典籍整理等方面入手,挖掘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價值理論、道德觀念。
海外文廟、書院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多久市市長、多久圣廟理事長橫尾俊彥介紹,多久圣廟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孔活動,非常注重對《論語》的傳播,印刷了《論語》歌牌等文創產品,以人人喜歡的游戲方式,將孔子的智慧呈現給大家。
“在成均館明倫堂內種植著許多有上百年歷史的銀杏樹,和我在孔廟看到的情景非常相似。”韓國成均館儒道會總本部會長崔瑛甲說,成均館的前身是高麗王朝的國子監,是當時的儒學研究中心。現在,韓國每年兩度舉行祭孔典禮,場面十分莊嚴隆重。
“河內文廟供奉著孔子像,是越南第一所高等學府,培養了大量人才。”越南河內文廟代表、國子監文化科學院副院長阮文秀介紹,河內文廟每年舉辦祭孔活動,以及藝術展覽、研討會等文化活動,吸引了越南全國以及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印度尼西亞有很多孔廟,不僅用來紀念孔子,還有教育等功能。我們出版以儒家思想為主題的教材,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印度尼西亞泗水文廟代表、孔教總會外交部門主席姚平波說。
“在馬來西亞,檳城孔圣廟中華學校是首個用漢語教學的學校。”馬來西亞檳城書院代表、孔圣廟中華三校校長楊來福說,學校創辦之初,由于學生受教育程度不同,他們把學生分到甲、乙、丙、丁四個班,教授內容略作變通。因材而教——這正是孔子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
此外,來自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福建省武夷山市朱熹紀念館(武夷精舍)、臺灣桃園孔廟等機構的文廟和書院管理者,也分享了他們在文物保護利用、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成果經驗。
東南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沈旸認為,文廟書院等儒家文化遺產內涵豐富、價值深遠。當下,儒家文化遺產的吸引力感召力越來越強,國內外文廟書院的保護利用經驗舉措,值得借鑒參考。
據了解,我國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文廟389處、書院176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認為,“斯文在茲”——全球文廟書院溯源之旅活動,舉辦層次高,參加人員廣泛,活動內容豐富,是國內外文廟書院的管理者、專家學者歷史上的首次相聚。未來,山東將堅持守正創新,努力闡發文物蘊含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推動儒家文化遺產成為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文化標識。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