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里的東方美學
來源:“山東宣傳”微信公眾號作者: 2024-12-08 15:49
近日,央視《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主題、主標識和官方吉祥物形象“巳升升”陸續發布。乙巳蛇年春晚將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在飽含喜慶美滿的家國祝福中與全球華人見面。
話說,2025年春晚主標識、吉祥物面世,你有沒有被中式美學狠狠驚艷一把?兩個“巳”字反轉對稱擺放,恰似中國傳統的如意紋樣,難怪有網友評論道:“有傳統文化底蘊的事物果然耐看!”
除了真摯樸素的美好祝愿,“雙巳合璧”還有哪些深意值得挖掘?
一
陽氣巳出,陰氣巳藏。主標識將兩個“巳”字反轉并合擺放,既有兩只“蛇”上下翻滾的形狀寓意民族興旺,又恰似中國傳統的如意紋樣。雙巳合璧,事事如意,這是乙巳年與如意之間吉祥曼妙的創意連接,飽含喜慶美滿的家國祝福,更彰顯著中華民族精神根脈生生不息的時代力量。
吉祥物頭部輪廓與臉頰上的螺旋形狀,來源于陜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的銀質鎏金如意,從頭部的蝙蝠裝飾到尾巴點綴的壽字盤長結,寓意著“福從頭起,尾隨如意”。吉祥物身上由景泰藍工藝刻畫背部纏枝紋,寓意“生生不息”,由花絲鑲嵌工藝勾勒出海棠、玉蘭、桃花與牡丹,寓意“春回大地”?!八壬币郧嗑G色為主調,象征春意盎然、蓬勃生機,配色取自鸚哥綠、品綠、吐綬藍、青金石、荷花白、柑黃、龍膏燭等中國傳統色彩。
這些是央視春晚繼去年“龍行龘龘,欣欣家國”后帶給國人的又一新年祝福。
不管是龍行龘龘,還是巳巳如意,天干地支紀年中都大有講究。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好似頂天立地的樹干,地支如同深深扎根于大地根系,當然也可以說“支”同“枝”。干與支組合的畫面,你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天干地支結合不僅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歷法表示方法,更多是有著豐富的含義和象征意義,在歷法、命名、生命繁衍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天干十個字,地支十二個字,天干奇數位字與地支奇數位字配對,天干偶數位與地支偶數位結伴。如天干中的甲只能與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結合,絕不能與丑、卯、巳、未、酉、亥聯手。依此類推,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恰好60年。第61年又開始從甲子紀年,周而復始。所以花甲之年就是指六十歲。這60個組合不僅用于紀年還用于紀日,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這六個吉日易懷孕,于是就有了“身懷六甲”之說。
巧的是,“己”是天干第六位,“巳”是地支第六位。不管是天干還是地支,都沒有“已”的位置,所以出現“已巳年”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二
地支十二個字,也對應十二屬相。2025年農歷年為乙巳年,即蛇年。
古人把蛇稱作“它”,后來“它”常用于代詞,于是古人只好加個蟲字旁造出“蛇”來。我們看到古文中兩人相見常問“無它乎?”最初就是指問對方有沒有遇到蛇的意思。由于蛇常讓人心生恐懼,在屬相上人們雅稱其為小龍(前有大龍帶隊)。
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復雜,我們從帶“蛇”的語句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含“蛇”的成語、俚語大都趨于貶義,如人心不足蛇吞象、牛鬼蛇神、蛇蝎心腸、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等等。但“蛇”與“龍”聚在一起時,情況有所好轉,如“龍蛇飛舞、駭龍走蛇”。有關“蛇”的歇后語也讓人退避三舍,如“蛇咬農夫——恩將仇報”“蛇頭上揩癢——找死”等。除此之外,文章也常用蛇比擬。如柳宗元筆下的《捕蛇者說》,通過捕蛇者與毒蛇之毒來襯托賦稅之毒,突出了社會的黑暗。文章筆鋒犀利,文情并茂,堪稱散文中的杰作。
可在古代,人首蛇身卻常常出現在口口相傳的神話中,也時不時呈現在各類繪畫作品里,如伏羲與女媧圖。
唐代畫作《伏羲女媧圖》
究其原因,一是人們對蛇的畏,引申出敬來;二是蛇的蛻皮寓意新生,蛇一生多次蛻皮寓意生生不息;三是蛇具備強大的絞合力——蛇靠尾巴纏繞獵物使其窒息而獲取生命能源——有團結凝聚的象征性。
龍是脫胎于蛇的一種精神圖騰,與鳳結合為龍鳳呈祥。以前的龍鳳和老百姓并無關聯,蛇就充當了黎民百姓子孫繁衍的形象大使。曾經一些地方把蛇與錢劃等號,把夢到蛇和遇見蛇作為一件美事,估計是恐懼之后的一種心理補償。按說“蛇(shé)”與“折本”的“折(shé)”一個音,做生意的人應該避而遠之,但看來創制這個美好傳說也顧不了這些了。
蛇還是醫學代表。在中國,蛇膽不僅治病還能為人壯膽,蛇毒液更是以毒攻毒妙方;蛇皮能制作二胡等樂器,為人們帶來喜怒哀樂、跌宕起伏的音樂。音樂能療愈人心,不管從哪方面論,蛇都是人們須臾不離的良方。世界范圍內,蛇杖是醫學的標志,也是世界各大醫療救治機構的象征性標識。蛇杖中的棒代表著人體的脊椎骨,也是人體中代表生物進化和靈性升進的“中脈”。蛇纏繞在木棒上則是因為,每年都會蛻皮的蛇,象征恢復和更新的過程。世界衛生組織標志的設計靈感還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蛇杖形象,并結合了聯合國的標志元素。
圖源|澎湃新聞
三
漢字中己、已、巳三個字易混淆,圍繞這三個字,有很多順口溜,其中有“巳滿已半己不出”一說。當然了解一下這三個字的本義,還是很好區別的。
己,最初指繩子,用于編織籬笆、竹簡等,即系緊不讓散開。
已、巳,甲骨文是一個字,指胎兒。后來,一部分義項由胎兒引申指后代,于是就有了“祭祀祖先”的意思;一部分義項為胎兒成熟、孕期結束,引申指“已經”,為了與“巳”區別故意留出一小截不封口寫作“已”。
己、已、巳夠讓人燒腦了,外加“乙”的摻和,更了不得了?!耙摇眲e看只有一筆畫,但橫折橫提挺忙活的?!耙摇奔坠俏?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aV78tJU27fdWB3tZxRLAHYoIkzBvxlbib7CibvWlUaZECALj0fP35Cv3KfkAhlLyGJicv5s3iaoGaia2stApKmickIQ/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alt="圖片" width="15" _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aV78tJU27fdWB3tZxRLAHYoIkzBvxlbib7CibvWlUaZECALj0fP35Cv3KfkAhlLyGJicv5s3iaoGaia2stApKmickIQ/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style="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有說好似繩子,有說是草木拱出土地的形狀。如果是繩子,那“乙”和“己”還是本家親戚呢?!耙摇焙髞斫枳魈旄傻诙?,僅次于甲,自然就引申出乙等級別?!耙摇焙汀凹骸倍紝儆谔旄?,所以它倆之間沒有搭伙的機會,但與地支“巳”卻有著千絲萬縷的糾葛?!耙宜取薄凹核取比f萬不可拉錯手,再就是不能錯寫成“巳乙”“巳己”。
我國從1980年開始發行生肖郵票以來,年年發行。2025年1月5日發行《乙巳年》生肖郵票,全套兩枚。第一枚圖名為“蛇呈豐稔”,畫面提煉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盤蛇的靈動意象,加以喜慶裝飾應和年節氛圍。金色的蛇軀蜿蜒,口中銜著一束“嘉禾”,象征著“倉廩實,衣食足”的美好圖景。第二枚圖名為“福納百祥”,畫面以草書筆意將三條蛇創意性地構成了“?!钡淖中危喚殲⒚?、柔美順通。兩大一小三條蛇之間情感細膩流動,顧盼生情,生動展現了闔家歡樂的溫馨場景,寓意著和合共生、福滿人間,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求與誠摯祈愿。
乙巳年生肖蛇年郵票發行首日,從煙臺棲霞市蛇窩泊鎮郵局發出首日封是不錯的選擇,因為那兩枚郵票上四條蛇(四四)、兩枚郵票上各有一個“巳”(巳巳),還有郵戳上地名“蛇窩”,如意成分非裝得盆滿“窩”溢。
說到這,“巳巳如意”,你大概率是get到了。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