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儒聯之友——港澳臺會員交流座談會在孔子研究院召開
來源:孔子研究院作者: 2025-03-31 16:59

3月28日-31日,國際儒聯之友——港澳臺會員交流座談會在孔子研究院召開。本次會議以“信仰與實踐:儒學之于中華文化深層積淀的家國情懷”為主題,由國際儒學聯合會會員聯絡委員會和孔子研究院聯合主辦,孔子研究院學術交流部和山東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共同承辦。來自港澳臺及內地(大陸)的近50名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秘書長、會員聯絡委員會主任徐永吉主持開幕式。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黨委書記朱瑞顯,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牛喜平分別致辭。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主任溫海明參加會議。
朱瑞顯介紹了孔子研究院的基本情況,并表示,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由內而外、層層遞進的思想體系,深刻體現了家國同構的理念,激發出中華民族深厚的家國情懷,激勵著我們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不懈奮斗。港澳臺同胞始終秉持對中華文化的深厚認同和對家國的無限熱愛,將儒學的精神內涵融入到日常生活、社會治理、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本次座談會匯聚港澳臺與內地(大陸)學者,共同探討儒學與家國情懷之間的緊密聯系,挖掘其中的時代價值,具有特殊的意義,必將進一步發揮儒學在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研究院將發揮自身優勢,與國際儒聯攜手共進,為各位專家學者提供優質服務和支持,共同推動儒學事業的繁榮發展,共同守護好、傳承好、發展好中華文化瑰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牛喜平介紹了國際儒學聯合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付諸的努力與實踐。他表示,此次座談會旨在發揮國際儒聯的學術優勢,加強港澳臺地區會員發展、學術研究與交流,深入挖掘闡釋儒家思想和家國情懷的當代價值,充分認識弘揚家國情懷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家國情懷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不斷吸取現代養分,形成開放包容的價值系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文化基礎。研究和弘揚家國情懷,不僅能夠深化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文化認同與情感共鳴,推動經濟協同發展,更能從文化根基上構建起民族復興與共同繁榮的價值共識,為推進祖國完全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的精神動力。
孔子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教授孔德立主持主旨演講。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臺灣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林安梧,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壽桐,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新亞書院輔導長張錦少,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方朝暉等學者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會議期間,16位專家學者分三場進行了會議發言。孔子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續兵作了總結發言。與會代表還參觀考察了孔廟、孔府和孔子博物館,實地感受孔子家鄉的自然之美、歷史之美和文化之美。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