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四屆全球媒體創新論壇
科技賦能文明交流的“尼山答案”來源:大眾日報作者: 2025-04-25 09:31
4月25日,第四屆全球媒體創新論壇在曲阜舉辦。以“交流互鑒 科技賦能——變革發展中的文明力量”為主題,來自國際組織、中外主流媒體機構等各領域代表,分享觀點、交流意見,用數字時代的對話,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科技與文明,一個代表著無限可能,一個凝聚著悠久歷史,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選項,而是破解人類發展困境的“雙螺旋密碼”。在孔子的誕生地,厚重沉穩的中華文明同蓬勃發展的數字時代打了個照面,技術理性與人文精神的辯證統一,正在重構文明對話的底層邏輯,共同勾勒出人類社會對美好未來的想象空間。
今天,我們為什么需要孔子?當今時代,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強文明間的理解與交流,通過文明合作促進和合、協作、共贏尤為重要而緊迫。而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的聲音,依然可以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留給世界永恒的回響。比如,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念,為科技向善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而不同”的交往理念,為世界各國交流互鑒提供了價值遵循。站在尼山,站在儒家思想的源頭,解析孔夫子的話中蘊含的人文理念和時代價值,不僅是要借此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尋求精神指引,更要以寬廣的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多元認識,不斷深化合作,共同開創人類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新局面。
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孔子?科技賦能下的文化“兩創”,讓文化傳承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孔子博物館中,感受一場名為“孔子密碼”的沉浸式文物數字藝術展;萬仞宮墻下,3D光影秀《大哉孔子》實現了歷史在城墻上的流轉。以傳統文化為核,以數字技術為翼,讓“科技感”攜手“文化范”,給大眾帶來更直接、更生動的現代化表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大眾、走向世界。實踐證明,科技是打開文明對話“任意門”的鑰匙,是連接歷史與未來、本土與全球的文明創新媒介。只有找到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才能重新定義傳統文化的傳播,才能在虛實交融的新空間里,實現傳統文化的永生。
尼山巖巖,儒風泱泱。當千年禮樂文明遇見現代數字科技,由一場論壇開啟的文明對話,正在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論語新編”,“子曰”也將收獲更多掌聲與共鳴。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