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館李幼平教授《禮樂鐘磬 中國聲音》講座紀要
來源:孔子博物館作者: 2025-03-28 17:38
3月27日,孔子博物館詩禮講堂舉辦《禮樂鐘磬 中國聲音》專題學術講座,本次學術講座邀請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幼平先生主講。孔子博物館全體專業技術人員、曲阜師范大學及濟寧學院師生等聆聽了講座。
李幼平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學博士,美國密歇根大學、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聯合項目博士后,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公派美國訪問學者、高級研究學者。中央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武漢音樂學院原黨委常委、副校長、二級教授。
李幼平教授的講座分為“八音諧鳴、禮樂鐘磬”“中國故事、守正創新”“大國重器、中國聲音”三大部分。首先從介紹金、石、木、革、匏、土、絲、竹“八音”講起,以曾侯乙編鐘研究、宋代大晟鐘的制作為切入點,分析禮樂和編鐘的關系,介紹了編鐘的形制、演奏特點及其在中國禮樂發展史上的重大作用,闡釋了編鐘由響器到禮器、由禮器到樂器、由樂器到律器的文化發展內涵。從“發出聲響”、到“以禮節人”、再到“音律之器”,編鐘的發展體現了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次次禮樂文化復興的演進歷程。編鐘是人類古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偉大創造,是當代中國講述中國故事的中國聲音。李教授通過自身的研究與創作,通過一系列國家重大文藝活動及外事活動中編鐘演奏的實例,展現了當代中國編鐘文化事業建設的成就,指出對編鐘古典音樂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能夠使其永葆生命力。
李教授在講座里還播放了國內國際重大活動中演奏編鐘的視頻,讓與會聽眾都聆聽到編鐘演奏的優美與莊重。講座最后,與會聽眾踴躍提問,李教授一一耐心解答,氣氛熱烈而融洽。
李教授對于博物館音樂文化建設,提出了很多有啟發性、方向性的建議,有力助推我館禮樂傳習工作的建設發展。
編輯:張曉芮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