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十月文學院大型系列文學講座活動“名家講經典”在北京十月文學院(佑圣寺)舉辦了首場講座。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作為首講嘉賓,以“《紅樓夢》的幾個讀者”為題,與讀者分享了經典名著《紅樓夢》。李敬澤在講述過程中提出《紅樓夢》有四個讀者,分別是脂硯齋、茅盾、許世友和自己的母親。
在首場“名家講經典”上,李敬澤開門見山,從《紅樓夢》的第一個讀者脂硯齋開講,“脂硯齋到底是誰呢?胡適先生做了大膽假設,他說脂硯齋很可能就是愛吃胭脂的公子哥兒,也就是賈寶玉,也就是曹雪芹自己。聽上去有點怪,但是胡適很嚴肅,不是開玩笑。”李敬澤講到的第二個讀者是茅盾,茅盾早年出過一個節本《紅樓夢》,“比較原來未被刪節的《紅樓夢》,我們就能理解新文化運動所引進的現實主義原則。現實主義小說和中國傳統之間到底有哪些是和的,哪些是不和的?茅盾先生做的就是這件事,和的留下,不和的去掉。”第三個讀者是許世友將軍,“這位武將識字不是很多,就請當時南京大學研究宋元明清文學的吳新雷教授做了一個5萬字的壓縮本,必須是壓縮餅干,必須是原話,整體瘦身,整體壓縮,可想而知至少詩詞歌賦都壓縮掉了,但《葬花吟》留下了。”第四個讀者是李敬澤的母親,“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就是個《紅樓夢》的狂熱愛好者,整天讀《紅樓夢》,她對寶玉、黛玉沒有什么感覺,主要喜歡鳳姐、探春。”李敬澤稱母親這位讀者可謂是芥荳之微,但她代表的是億萬普通讀者,也正說明了《紅樓夢》在兩百多年中在無數芥荳之微的讀者中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名家講經典”系列文學講座活動首輪講座數量將達到20場左右,每期邀請一位名家,在對古今中外經典作家作品的解讀中體味文學藝術的魅力與奧妙。李敬澤之后,王蒙、格非、施戰軍、潘凱雄、孟繁華、張清華等作家將先后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