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博藏珍 | 尋找文物和歷史中的“春天”
來源:Xinhua作者: 2025-03-17 14:31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天,在眾人的期盼中如約而至,它讓冰泉融化,讓草木茸茸,在萬物的萌動和新生中,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春天,就在這欣欣向榮的風光之中,同時,它也在匠人的手中,在哲人的詩里,在每個人的探尋之路中。讓我們一起,通過文物與歷史,尋找不一樣的春天吧!
書海尋春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出自南宋大儒朱熹之手。看似是在描寫春日美景,實則意不在此,借“泗水濱”暗指孔子講學之處,“尋芳”也并非真的尋找春日美景,而是要探求圣人之道。作者通過探尋古圣先哲的道理,領悟到了很多知識,突然眼前一亮,這種感悟就好像東風吹過,讓人在一瞬間看到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作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圣,世尊稱為朱子,是中國儒學史上繼孔孟后的又一人。他的文章學問,影響著后世無數探尋真理、讀書治學之人。孔子博物館有許多有關于他的古籍刻本: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孔子博物館藏
此文集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王氏善敬書堂刻本。紙本線裝,重裱書衣。唐代韓愈的文集,經宋代朱熹校核,屬集部唐五代別集類。
《周易經傳集解》
孔子博物館藏
這套書為元元統二年(1334年)刻本,由董真卿編撰,重點收錄宋代程頤、朱熹關于《周易》的撰述。包括《周易經傳集程朱解附錄纂注》十四卷、《朱子易圖附錄纂注》一卷、《朱子啟蒙五贊附錄纂注》一卷、《朱子筮儀附錄纂注》一卷。
人生之春
白日青春恰正好 意氣風發少年時
青春,如同初升的朝陽,是人生的春天,充滿著朝氣與希望。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面對窮困的少年時光,孔子刻苦學習,志做“君子儒”;面對教育壟斷的局面,三十歲的孔子決心改變,他創辦平民教育,廣招學徒,因材施教;面對諸侯稱霸、禮崩樂壞的時局,孔子的一生都在積極尋找救世之道。在他的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青年人弘揚和學習的精神品質。據《論語·子罕》記載,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在孔子小時候,他的父親便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為命,吃了很多苦,學到了很多謀生手藝,也磨礪了堅毅的品格。青年時,孔子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出任過管理牲畜的乘田,雖然都是很小的官吏,但孔子卻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學習了更多技能,使得“牛羊茁壯長而已矣”,同時也了解到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和愿望,這也更加堅定了他想要實現大同世界的理想。
明人彩繪圣跡圖冊頁——職司委吏圖
孔子博物館藏
明人彩繪圣跡圖冊頁——職司乘田圖
孔子博物館藏
案頭賞春
墨潤松柏 硯水映春
春色無邊,在山野間,也在書案處;是書畫中的綠筠春樹,也是文房用品中的小橋流水。文房用品,是中國古代文人書案之上的雅致風景,其中蘊含豐富的審美意蘊與文化內涵,讓人在書房之中,也能遍賞春色,怡神修性。
清青玉山子
孔子博物館藏
此玉山子取玉石自然之形,一面雕琢出一幅仙山之景,里面有古柏蒼松、樓閣和七位仙人,仙人們或在交談,或在觀景,或在休憩,其樂融融;另一面雕琢出一幅大自然之美景,蒼松古柏,鹿兒在森林中或奔跑、或休憩,仙鶴在云霧里飛翔,好一幅美景之圖。
清粉彩瓷洗
孔子博物館藏
彩繪琴棋書畫、博古圖,內底水墨繪山水人物圖,描繪山崖陡峭、樹木蒼勁、小橋、流水人家,漁夫泊舟回家的情景。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起來孔子博物館,賞春和景明,看不一樣的明媚“春光”!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