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孔子基金會重點公益品牌一覽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 2024-10-11 16:18
四秩芳華傳薪火,初心如磐譜新篇。中國孔子基金會肩負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崇高使命,成立40年來,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公益品牌項目,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民族文化自信,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值中國孔子基金會成立40周年之際,特推出“中國孔子基金會重點公益品牌一覽”一文,以饗讀者。
紀念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1989年參與創辦的高端國際學術論壇。自1989年起,在孔子誕辰逢五或逢十周年之際,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國際儒學聯合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一次大規模紀念孔子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2014年9月,“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誕生地——尼山命名,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為主題,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學術性、國際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國際思想文化對話交流平臺。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于2010年9月舉辦,至今已舉辦十屆,對于促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孔子研究》
1986年創刊,雙月刊,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管、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以刊登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等有關的學術論文為主,特別關注對中國思想文化源頭的研究,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文明交流對話等問題的研究。該刊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國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孔子文化世界行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09年創辦的孔子文化“走出去”品牌項目,旨在于全球范圍內傳播孔子思想,開展大型綜合匯展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孔子生平事跡影響展”“孔子故里·中國山東圖片展”“儒家文化主題書畫展”,儒家文化和齊魯文化主題圖書、光盤、電視、電影、動畫片展播,孔子文化講座等。
孔子學堂
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創辦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項目。孔子學堂深入實施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網絡“六進”工程和名師、名課、名堂“三名”工程,通過成立講師團、志愿服務團,推出公益公開課,開展經典誦讀等,探索構建標準化、特色化、生活化品牌發展體系,深入開展“孔子學堂萬里行”大型公益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畫好中國人的最大同心圓。截至目前,已設立3600余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以及海外20個國家。
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平臺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傳播平臺,形成了網站、APP、微信、微博、自媒體號等全方位的融媒體格局,成為弘揚儒家思想、齊魯文化和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2017年,在“文傳榜·2016”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系列征集發布活動上,榮膺中國“十大國學網站”之首。
《論語》譯介工程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04年啟動的孔子文化國際傳播工程,翻譯出版了英、法、德、俄、日、韓等6種語言的中外文對照本《論語》。2017年,為推動“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策劃開展“一帶一路”國家《論語》譯介工程,出版了阿拉伯語、蒙古語、西班牙語、捷克語、葡萄牙語、波斯語、泰語7種中外文對照本《論語》。截至目前,共完成13種語言的中外文對照本《論語》,為廣大海外讀者學習儒家經典提供了有益幫助。
儒家文化經典數字化工程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16年啟動的山東省重點文化項目。完成儒家經典古籍文獻純文本數字化3000余卷,30余萬頁,約5000余萬字,建設完成儒家文化經典數據庫、儒家數字圖書館、儒家文化數字展館等。
《儒藏》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2005年聯合四川大學共同推出的儒學文獻的大型叢書。《儒藏》首次對中國儒學的成果和史料進行系統收集、編校和出版,是中國儒學成果的總匯,也是中國儒學歷史資料之集成。2022年10月完整出版,總計656冊,其中經部265冊、史部274冊、論部117冊,累計5億余字。
《儒典》
《齊魯文庫》重要組成部分,從傳世儒學文獻中遴選230函、1816冊、4789卷經典著作最優良版本編纂出版,集中體現了儒學形成和發展的主脈絡,為儒學研究構建了權威古籍文獻資源庫,是歷代儒學傳世文獻系統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兩千年儒學之精華盡在《儒典》,被稱為“精華之典、時代之典、傳世之典”。
《中國儒學百科全書》
中國孔子基金會于1997年推出的國內首部關于儒學的百科全書,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分為“儒學通論”和“歷代儒學”兩大部分,約220萬字、1866個條目。
全球“云祭孔”
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創辦的大型公益品牌,自2016年發起以來,至2024年連續舉辦九屆,活動于每年的9月28日舉辦,聯合海內外60余家孔廟、文廟、書院、孔子學堂以及文化機構,通過跨平臺、多形式、集群式直播,全方位呈現海內外祭孔盛況,多形態展示中華禮樂文化,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在海內外產生熱烈反響,成為世界讀懂中華文化的平臺窗口。2023年8月,在2022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評選中榮獲“網絡正能量主題活動”精品獎。
尼山講堂
2022年,策劃推出公益公開課“尼山講堂”,聚焦“研習中華經典·弘揚中華美德”主題,打造大眾化、生活化、國際化的傳播普及文化陣地,通過構建線上線下傳播矩陣體系,實現小課堂大傳播。至今已播出120余期。
尼山杏壇
2022年,推出“尼山杏壇”,以思想觀點辯論為特色,圍繞時代關切、統籌設置辯論話題、邀請國內外文化學者,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思想交流平臺。2023年,推出《尼山杏壇·尋找先賢的智慧》《尼山杏壇·行思天地間》,以外景行進式訪談形式,全面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尼山杏壇·尋找先賢的智慧》獲得省級地面頻道年度優秀節目。
孝心工程
中國孔子基金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于2021年策劃運營的品牌化公益慈善項目,其子項目“光榮小屋”“幸福食堂”成功試點。幸福食堂旨在弘揚孝親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貫徹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營造敬老愛老助老、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氛圍,解決高齡、孤寡、獨居以及空巢老年人就餐難題。“幸福食堂”已落戶濟南、濱州、德州、青海、西藏等地。2022年3月,中國孔子基金會在濟南市中區試點啟動“孝心工程·光榮小屋”在鄉老復員軍人關愛項目,對轄區內30名在鄉老復員軍人的生活環境進行改善提升。截至目前,共建設“幸福食堂”28家、“光榮小屋”43個。
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
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等單位聯合策劃推出,目前已連續舉辦三屆。其影響力逐年擴大,品牌效應顯著,累計參與國家和地區72個,作品征集19854件,參與總人數16.7萬人,活動專題訪問量突破1億人次,并出版《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儒家經典跨語言誦讀大會優秀作品集》,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大會榮獲2023年山東“雙百”正能量網絡精品獎。
沿黃九省(區)青少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誦讀大賽(會)
大賽自2023年5月啟動,已舉辦兩屆,共收到各類作品逾萬件,作品點贊量350余萬人次,專題訪問量達420余萬人次。大賽搭建起沿黃各省(區)共建共享的經典美讀大舞臺,開辟了傳統文化“兩創”的新平臺,為引導廣大青少年增強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
2020年11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在山東曲阜成立。2023年8月17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研究生院更名為“尼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聯合研究生院”。聯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生院,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聯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等16所院校以共建共享的方式開展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發揮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匯聚全國頂尖儒學研究力量,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高端專業人才,已聯合培養1836名專項研究生。
《尼山叢書》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儒學傳承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尼山叢書》分為研究類和普及類。研究類匯聚當代儒學名家代表性研究成果,普及類面向社會公眾編寫通俗讀本。目前已出版《孔子文化獎學術精粹叢書》《國學經典音注》等普及推廣類30余套。
《尼山文庫》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儒學傳承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匯編當代儒學研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權威學者近年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學術新理念、新觀點以及獨特的新貢獻。2023年6月28日,《尼山文庫》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署“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
《儒學學者口述史》
2023年9月正式啟動,由中國孔子基金會撥付專款長期支持,列入《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儒學傳承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叢書記錄了德高望重的儒學大家在儒學發展歷程中的親身經歷與深刻見解,不僅展現了當代儒家學者的學術特色與精神追求,更呈現出中華儒學發展演變史的歷史面貌,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