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在曲阜舉辦
來源:中國孔子網作者:解放 關坤 2024-07-10 21:39
匯聚全球智慧,共話古今文明。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辦的第三屆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在曲阜舉辦,100余名中外嘉賓齊聚孔子故里,共同探討東西方古代智慧的交融與傳承,增進文明間的對話與理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的文化動力。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長于曉明致辭并宣布開幕。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主持開幕式。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席、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弗里·薩克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陳來,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路德維希·納格爾,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網絡理事會聯合主席薛瀾,羅馬第二大學教授里卡多·波佐,塞薩羅尼亞里士多德大學亞里士多德跨學科研究中心主任、創建人、科學榮休教授黛米特拉·斯芬多尼·門祖等作主旨演講。中希文明交流互鑒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雅典大學名譽教授斯特里奧斯·維爾維達基斯出席。雅典科學院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榮休研究員瑪麗亞·馬內利,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歐洲區主席、SDSN全球氣候中心主任、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教授菲比·康多利,中共山東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林海濱,濟寧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張東致辭。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黨委委員、副主任劉皓,黨委委員、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黨委書記朱瑞顯,黨委委員、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溫海明出席。
于曉明代表中國孔子基金會向杰弗里·薩克斯主席對本次論壇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中國孔子基金會在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方面所開展的創新工作及取得的顯著成就。他指出,2023年7月,在希臘雅典,中國孔子基金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雅典科學院、亞里士多德大學共同舉辦了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取得圓滿成功。今年在先哲孔子的故鄉舉辦,依然是高朋滿座、智者云集。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希兩大文明在亞歐大陸兩端交相輝映,為人類文明演進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貢獻。期待本次論壇通過深入挖掘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積極探索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徑,為人類和諧相處、有序發展商討對策方案,共同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生態。
國承彥代表主辦單位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和中國孔子基金會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她介紹,今年論壇的主題是“以古代智慧應對現代挑戰”,論壇分別在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和北京的清華大學舉行。在曲阜的活動,主要有開幕式及主旨演講、高端對話、特別對話,圍繞“儒學的當代意義”“亞里士多德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當代意義”等7個分議題,深刻闡釋古代智慧的時代價值,讓東西方哲學思想在這里充分交流、碰撞,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瑪麗亞·馬內利表示,盡管曲阜與希臘在地理上相距遙遠,但兩者在哲學思維上相通相融,都致力于精神世界與哲學思想的交流互鑒。通過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中希及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匯聚古代智慧,共同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動蕩與挑戰。我們期望本次會議能夠進一步促進中希及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尋中國與希臘古代智慧的交匯點,增進中希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
菲比·康多利表示,全世界正面臨著氣候變化、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嚴峻挑戰,亟需探索并實施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方案和網絡,以支撐人類社會與財富的可持續發展。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作為重要的國際交流平臺,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就全球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話題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期待各國智慧的共同努力,能夠不斷完善并執行可持續發展目標,推動全球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愿景。
林海濱表示,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搭建起了溝通橋梁,讓這兩位跨越千年的智者進行超越時空的交流。本次論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就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精髓深入探討與交流,有力促進不同文化視野下的思想碰撞與融合,將為中希兩大文明交流互鑒搭建新的重要平臺,積極探索以古代智慧應對現代挑戰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新的思想“共振”,為開辟未來注入智慧“新養分”。
張東代表濟寧市人民政府,向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他在致辭中表示,在孔子誕生地曲阜隆重舉辦孔子—亞里士多德論壇,具有非常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這是兩位世界思想巨擘跨越時空的對話。期待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充分交流討論、發表真知灼見、碰撞啟迪思想,為應對全球挑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更好地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開幕式上,陳來、杰弗里·薩克斯、薛瀾、黛米特拉·斯芬多尼·門祖發表主旨演講。溫海明主持。
陳來以《孔子與早期儒家倫理的特質》為題,深入分析了君子、仁、德、道的不同內涵。他指出,盡管孔子的倫理學包含了承繼傳統而來的德行論面向,但其整個思想體系已經超越了單一的德性倫理形態。孔子通過大量以“君子”為開頭的論述來探討道德問題,這些論述聚焦于士君子的人格塑造、行為準則以及理想追求,構成了孔子道德思想的根本特征。孔子為后世提供了一個典范,即將德性、嘉行、原則三者綜合起來進行探究,而非將它們割裂或對立起來。與西方哲學家不同,孔子更注重從實踐的修養方法出發,探討人格發展的途徑。
杰弗里·薩克斯圍繞“以古代智慧應對現代挑戰”主題,詳細講解了孔子和亞里士多德思想的異同及其對世界文化的影響。他表示孔子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價值。他們共同強調了實踐、智慧、和諧與善行的重要性,為社會發展提供了現實指導意義。兩位思想家都倡導美德,關注人的善性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其理論在應對現代挑戰時既具有理論支持價值,也具備實踐應用意義。我們應積極汲取這些古代智慧,以促進全球合作與和平,共創美好未來。
薛瀾以《AI的全球治理——古代中國哲學智慧的啟示說》為題發表演講,他介紹,要從中國古代哲學中汲取智慧,并將其應用于人工智能的治理之中,強調以人為本、公平公正、包容共享等核心原則。在面對地緣政治的緊張態勢和技術合作的諸多挑戰時,中國積極倡導“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各國之間的差異,致力于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與對話,有助于平衡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推動人工智能的可持續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
黛米特拉·斯芬多尼·門祖詳細解讀了亞里士多德在人類思想史上的影響及留給今日的遺產。她說,亞里士多德作為一位全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其在邏輯學、形而上學以及科學領域的貢獻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強調美德、理性與全面認知的重要性。而孔子則更加注重倫理、教育與社會秩序的問題。兩者的思想在現代科學發現、全球對話以及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它們引導我們探索一個更加合理、可信的世界秩序。
本屆論壇由中國駐希臘大使館、中共山東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指導。論壇以“以古代智慧應對現代挑戰”為主題,下設“儒學的當代意義”“亞里士多德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當代意義”“比較哲學”“新多邊主義的全球倫理”“全球倫理與治理”“文化對話”“全人類共同價值”7個分議題。論壇匯聚了來自中國、美國、希臘、意大利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位中外專家學者,開展6場高端對話和1場特別對話,進行深入的學術研討和思想碰撞,通過跨文化的視角,深入闡釋古代智慧的時代價值,共同探討東西方古代智慧的交融之道,探尋應對現代社會挑戰的有效策略,為構建更加和諧、智慧的世界貢獻力量。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濟寧市、曲阜市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