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建設文化強國的強大精神力量
來源:新華日報作者:曹勁松 2025-02-25 10:57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近期出版發行。《綱要》以專題形式系統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是我們學習掌握習近平文化思想體系的基本邏輯、領悟其理論真諦的重要理論導向,對于提高運用這一思想解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從總體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體系出發,《綱要》共包括十四個部分,分列85條,以“總—分—總”的結構編排。開篇和結尾兩個部分分別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意義和學習貫徹這一思想的根本要求,主體內容劃分為12個方面,提煉出核心觀點依次展開論述,全面呈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圖景。
《綱要》所闡述的12個方面主體內容邏輯嚴密,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一基本理論問題出發,圍繞把握文化建設方向性、堅持文化建設主體性、深化文化建設發展性三個維度,深刻揭示了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規律。這一思想體系既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寶貴經驗的理論總結,又是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表達,在極大拓展黨對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認識廣度和深度的同時,為深入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全面指引。
把握文化建設方向性
文化建設關乎人的精神塑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把握正確方向,不斷為人的全面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綱要》的前四個專題集中論述了這一問題。
第一專題《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關于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是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
第二專題《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關于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闡明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根本路徑。
第三專題《“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關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兩個結合”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也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四專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關于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明確了黨始終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不斷書寫中國文化建設新篇章的宏大目標。
這四個專題集中論述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唯有方向正確,才能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行。
堅持文化建設主體性
文化是人們的精神家園,每一個人都是從自身的文化中汲取精神資源。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突出人民的主體地位,著眼于人、落腳于人,持續鞏固和增強中華文化建設的主體力量。《綱要》的第五至第八專題集中論述了這一問題。
第五專題《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揭示了文化主體性是文化意義上的自我所在,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屹立不倒的靈魂所在。
第六專題《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明了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構成了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也是人作為主體的思想根基和靈魂所系。
第七專題《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揭示了中華文化主體歷史生成過程中各民族團結融合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必然,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并育的歷史邏輯。
第八專題《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關于掌握信息化條件下輿論主導權、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指出了新聞輿論的意識形態屬性,必須發揮好輿論引導人民思想、強健主體精神的強大力量。
這四個專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堅持文化主體性進行深入論述,只有秉持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才能在文化繁榮發展中不迷失自我,在世界信息互聯和文化交往中掌握主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是賡續中華文明、煥發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創造實現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根本所在。
深化文化建設發展性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通過不斷深化對人類自身與外部世界的認識,在人的自然生命代際更替中鑄就新的文化生命體。文化建設本身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其動力源于人自身意識能動性所源源不斷產生的精神需要。《綱要》的第九至第十二專題對文化建設如何在新時代持續健康發展進行了論述。
第九專題《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強調了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做到文化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十專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論述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新的文化生命體的基因和血脈,文化遺產中蘊含的中國智慧和中國精神,是中華文化持續繁榮發展的價值和動力源泉。
第十一專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關于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闡明了必須通過文化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意義,進而以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從根本上掌握中國道路的定義權、中國精神的闡釋權、中國形象的塑造權。
第十二專題《共建美美與共的文明百花園——關于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揭示了人類文明交流互融、互學互鑒的發展規律,指出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將為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
《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從總體上展現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科學體系的基本邏輯,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的文化自覺、深厚的文化修養、強烈的文化擔當。其蘊含的道理學理哲理極為深刻,需要我們在全面學習和全面把握的基礎上領悟其科學真理價值,并結合具體的文化建設實踐轉化為建設文化強國的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為南京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長)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