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暉《春秋左傳人物譜》《何以經世》新書發布暨研討會成功舉辦
來源:孔子研究院作者: 2025-04-01 17:06

3月31日,方朝暉《春秋左傳人物譜》《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孔子研究院舉辦。
孔子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教授孔德立出席活動并致辭,副院長、研究員劉續兵主持發布會。孔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方朝暉,曲阜師范大學原校長、教授傅永聚,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劉偉,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宋立林,天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王紅霞,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科研管理部副部長、研究員路則權,商務印書館編審洪霞,北京出版集團文津出版社編審李健,孔子研究院研究員齊金江參加活動。
孔德立首先對方朝暉教授兩部著作的出版表示祝賀。他指出,方朝暉教授治學嚴謹,為我院科研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春秋左傳人物譜》一書,通過對儒家經典《左傳》所涉人物的分析,考察春秋時期的人的價值、道德、觀念和思想,探討了儒學對現代以及未來中華文明進步所具有的價值;《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一書,則擷取頗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治道”這一概念,分析儒家的治道思根及其現代意義。兩部著作都是立足中華文化,總結挖掘其中的智慧,并通過創造性轉化,使其成為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有益資源。他認為,這兩部著作的出版,不僅為儒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學術視角,更彰顯了孔子研究院作為學術平臺的重要價值。
兩位編審對新書編輯出版過程作了介紹。洪霞表示,《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是著名哲學家成中英先生牽頭的“中國政治思想研究叢書”中列選著作之一。該書運用思想史方法、借用文化心理學理論來嘗試重新解讀儒家思想,是一個獨特的研究視角。該書不僅有中外橫向的比較,而且有古今縱向的比較,和當今的主要社會性問題緊密結合。書中既論古今經典政治理論,也論鬼神的精神世界,所以從編輯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兼具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學術佳作,也是一部“接地氣”的好書。
李健介紹,《春秋左傳人物譜》為修訂版圖書,相較于初版,作者增加了王室及列國國君世次表、王室及列國公族來源表、王室及列國卿大夫世系三個表,增加了點評和分析的內容,調整了傳的部分次序等。該書將《左傳》中凌亂的人物事跡和只言片語的人物敘述摘撿出來,重塑了一個個完整的歷史人物,讀者能夠節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快速掌握全書的主要內容,是一部很好的研究《左傳》的工具書。
孔德立、方朝暉共同為《春秋左傳人物譜》《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兩部新書揭幕。
新書發布儀式后,與會專家圍繞兩部新書展開研討。方朝暉教授作為引言人對兩部新書進行介紹,楊朝明、傅永聚、劉偉、宋立林、路則權、王紅霞、齊金江等專家分別發言。討論認為,《春秋左傳人物譜》一書填補了當代《左傳》人物研究的空白,《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一書在中華文化何以經世視域下對儒家治道的現代意義之議題的探討,具有深刻而獨特見解。
此次活動由孔子研究院主辦,來自各界的二十余名專家學者、博士研究生參加。
《春秋左傳人物譜》《何以經世:儒家治道及其現代意義》是方朝暉教授在孔子研究院泰山學者崗位上取得的重要成果。期間,他還出版發表了《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中心》《治道:概念?意義》《性善論新探》《大家讀<中庸>》等著作和一系列高質量學術論文。這些成果,立足儒家經典,著眼當代社會,從中西比較的視野出發,著重對儒家思想、儒家治道予以研究闡釋,發掘它們在當代國家治理中的價值。這不僅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也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探索治國理政之道提供了重要啟示。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